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善室内空气品质和节约能源已经成为许多国家极为关注的问题之一。一方面,建筑热负荷在不考虑室内得热量情况下,主要由建筑外围护结构负荷和通风负荷构成。另一方面,为了改善室内空气品质,通风负荷随空调系统新风量的增大而增加。因此,室内空气品质的改善和建筑节能性是一对矛盾体。而全热交换器回收排风能量成为解决该矛盾行之有效的途径之一。 板翅式全热交换器具有生产成本和维修费用较低的特点,且进行热湿交换的两种气体各自都不混合,避免了空气的交叉污染。影响板翅式全热交换器性能的不仅有芯体材料的物性,还有其结构尺寸和运行工况(使用季节、处理风量)。为了提高板翅式全热交换器的节能效果,有必要对其性能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本文以实测为主要研究手段,利用传热传质理论对实测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此外,为了分析全热交换器对室内热环境的影响,本文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讨论了使用全热交换器前后室内温度场和热舒适指标PMV的分布特征。 实测结果表明,处理风量对板翅式全热交换器的显热效率和潜热效率均有一定的影响,但显热效率受到的影响作用相对较弱。同时,处理风量增大使得芯体和箱体阻力均增大,但箱体本身的阻力比芯体的阻力小得多,因此,在研究如何减小板翅式全热交换器的阻力时,应主要考虑对芯体而不是对箱体的改进。此外,新风和回风之间温度差和湿度差对显热效率和潜热效率均有一定的影响,但与显热回收效率相比,潜热效率受到的影响更加明显。 实测分析还指出,相同运行工况下,芯体尺寸增大,显热效率和潜热效率均增加,且在交换膜表面空气流速较大时,显热效率和潜热效率的增加均更为明显。同时,全热交换器的潜热交换效率受芯体尺寸的影响作用大于显热效率。此外,交换膜材料改变时,对显热效率的影响弱于对潜热效率的作用。 本文室内热环境模拟结果显示,房间能耗相同的情况下,使用全热交换器将对房间空气温度场和热舒适性指标PMV均有改善。同时,全热交换器在室内外温差和湿度差较大地区的使用时,人体热舒适效果的改善程度将更加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