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利褐煤预先泥化分选试验研究

来源 :中国矿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dzdem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褐煤因其低变质、易风化、易泥化的特性,被选煤界普遍认为不适合入水洗选,从而使褐煤的利用价值受到了限制。本论文以胜利褐煤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褐煤煤质,评价了其可选性,揭示了胜利褐煤的泥化特征,提出了适合胜利褐煤洗选的预先泥化分选工艺。论文针对褐煤泥化后产生的煤泥水,分析了其难沉降的原因,研究了煤泥水沉降性能及煤泥压滤性能。论文主要的研究如下:1、分析胜利褐煤煤质,评价其可选性。胜利褐煤具有高水、高灰、高硫、低热值的特点,直接利用价值低,原煤粒度分布不均匀且矸石易碎。浮沉试验表明:原煤内灰高,难以分选出低灰精煤;浮煤产率高、中煤产率低,说明可选性好且精煤理论产率高。2、胜利褐煤中矸石和不同粒级原煤的泥化特征研究。矸石与煤的泥化程度差别较大:矸石泥化属于高泥化程度,容易成“泥”;煤即使碎成细粒也是以颗粒状存在,不会成“泥”。不同粒级褐煤泥化程度不同,末煤的泥化程度高于块煤;-3 mm粒级可选性差且极易泥化,不宜水洗。3、基于褐煤泥化特征提出预先泥化洗选工艺,并通过分选试验验证了工艺可行性。论文提出“+3 mm预先泥化脱泥跳汰分选、-3mm粒级干法分选或不分选”工艺流程。试验表明:褐煤泥化后经跳汰洗选时,矸石泥化现象明显降低,分选指标好且煤泥水浓度低。4、论文分析了胜利褐煤泥化后煤泥水难沉降原因,研究了煤泥水沉降性能及煤泥压滤性能。煤泥粒度细且粘土矿物含量高,因布朗运动和静电斥力而呈现出的沉降稳定性和聚合稳定性导致煤泥水自然沉降性能差。水质硬度增大可优化沉降效果,煤泥水浓度为29.9 g/L和34.4 g/L时,FOCUSⅡ药剂优化后用量分别为377 g/t和468 g/t。煤泥压滤较困难,将煤泥水浓缩至浓度为374.3 g/L,当压滤时间为40 min、过滤压力为0.8 Mpa时滤饼水分25.86%,可以满足选煤厂实际生产的需要。
其他文献
学位
作为一种低耗污水生态处理系统,构筑湿地(Constructed Wetland, CW)在小水量、分散的生活污水处理及回用领域正得到高度关注。但CW技术存在占地面积大、氮磷去处率低等不足,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在生活污水深度处理中的应用,需要严格的预处理工艺作为长期稳定运行的保障。研究开发低能耗、可设备化的预处理工艺,将其与CW技术进行系统耦合,是污水生态处理技术的研究热点和前沿。随着高速厌氧技术的发
石油化工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都会不同程度地涉及到着火、爆炸、中毒、污染等安全问题,危险源多,事故隐患种类繁杂、事故后果严重。利用系统安全分析方法辨识系统危险源、评价
伴随着计算机技术、医学图像处理和可视化技术的快速发展而兴起的手术导航技术是目前计算机辅助外科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导航技术的引入对于保证手术质量、提高手术精度和减少
水资源与环境密切相关,也与人类发展密切相关,因此水资源问题已成为举世瞩目的重要问题之一。矿山是金属资源的重要来源地,在开采和选别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水,使用后形成废水,选矿废水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根据资料统计,全国矿山选矿厂,每年排放的废水总量大约占全国工业废水总量的十分之一,选矿废水含有大量诸如重金属离子、悬浮物、药剂等污染物,排放废水引起水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开展废水循环利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随着我国优质磁铁矿资源储量不断减少,细粒嵌布复杂难选磁铁矿石的开发利用变得越来越重要,而单一磁选工艺已很难适应日益恶化的矿石性质,这都迫使选厂选择合理工艺来生产优
胜利油田经过近四十年的开发,已进入特高含水开发期,由于长期的注水开发,使油水井套管的技术状况变得越来越差,导致套管变形、穿孔、破裂、错断等损坏况的发生。主要针对胜坨油田
车间调度作为制造业企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影响制造企业运作效益的关键因素。而目前的车间调度问题是属于影响效率的难题,随着规模的增加而随之呈现指数的递增,在这些解
行驶在路面上的车辆对路面施加的是一种震动冲击动荷载,它将加剧路面结构的损伤,减少路面的使用年限,尤其超载车对路面的破坏更加严重。对路面结构动力学的研究越来越受到相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