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狼疮性肾炎患者临床病例资料的综合分析,探究狼疮性肾炎中医证型与常见实验室检查指标、病情活动度评分的相关性,从而为本病的中医辨证分型提供客观化、微观化、规范化的依据,进而提高狼疮性肾炎中西医结合诊疗水平。方法:收集云南省中医医院2009-2019年经三甲医院确诊的狼疮性肾炎患者共142例住院病例资料,包括入院三天内的主要实验室检查结果。参照中医证型诊断标准,对所收集的病例进行中医辨证分型,结合狼疮活动度评分标准计算活动度积分。将以上收集信息汇总后,运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狼疮性肾炎中医证型与常见实验室检测指标的相关性,并对分析结果进行归纳、总结和讨论。结果:1.本地区狼疮性肾炎的中医证型主证以肝肾阴虚多见(35.9%),其次为脾肾气虚证(26.8%)、气阴两虚证(26.1%)、热毒炽盛证(5.6%)、脾肾阳虚(5.6%);伴有兼证者占总病例数的33.1%,其中兼血瘀证26例(55.3%),兼湿热证21例(44.7%)。2.本研究中各中医证型间的部分实验室指标存在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热毒炽盛组的HDL-C、APOA1、C3、CH50指标低于肝肾阴虚组,而HDL-C、APOA1、UREA指标也低于脾肾气虚组;肝肾阴虚组的ESR指标低于热毒炽盛组,抗P蛋白抗体阳性率低于气阴两虚组,CHOL、LDL-C、APOB、LPa、UREA、ESR指标均低于脾肾气虚组;气阴两虚组的WBC、MONO、BASO、PLT、C3、C4、CH50、PA等指标均低于肝肾阴虚组,WBC、NEUT、PLT、PA、UREA、Cr、UA、CHOL、TG、LDL-C、APOB、LPa等指标均低于脾肾气虚组;脾肾气虚组的TP、ALB、C3、CH50等指标低于肝肾阴虚组,TP、ALB、GLB、IgG指标均低于气阴两虚组;脾肾阳虚组的ESR指标低于热毒炽盛组,IgG指标低于气阴两虚组。兼证中血瘀证的ALB指标低于湿热证,而TG、UREA、Cr、UA指标高于湿热证。3.本研究中中医证型各主证之间,脾肾气虚组和热毒炽盛组的SLE-DAI评分普遍高于肝肾阴虚组(P<0.05);热毒炽盛组的LACC评分普遍高于肝肾阴虚组(P<0.05)。兼证之间的活动性评分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1.本地区狼疮性肾炎的中医证型的主证是以肝肾阴虚为主,气阴两虚和脾肾气虚次之,热毒炽盛和脾肾阳虚较少。兼证(湿热证、血瘀证)约占总人数的三分之一,且两种兼证的分布没有明显差异。2.部分常见的实验室检查指标与中医辨证分型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能为狼疮性肾炎的中医辨证论治提供客观、科学的依据,能有效提高中西医病证结合诊疗水平,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