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和成疏複音詞比較研究

来源 :江苏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txzer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莊子》是我國道家學派的一部經典著作。它成書於戰國,反映了先秦時期的語言面貌。後世學者曾先後為《莊子》作註著疏,其中,唐初成玄英為傳承和發揚道家思想,撰寫了《莊子疏》(以下簡稱“成疏”)。其疏在闡發道家教義的同時,也用唐代通行的語言,對《莊子》中的字、詞作了精當的解釋,因而成疏反映了初唐時期的語言面貌。後人對成疏鮮有語言方面的研究,尤其未見有將《莊子》與成疏進行語言比較研究的成果。因此,本文以《莊子》和成疏中複音詞的比較為切入點,力圖通過二者複音詞的比較,發現從《莊子》到成疏複音詞的發展和變化,歸納從戰國到唐代漢語複音詞的發展特點。本文主要由四個部分組成,分別是:緒論:簡要介紹選題意義、研究現狀、研究方法、版本介紹與選擇,以及複音詞的判定標準。此外,對本文語料選擇的一些問題,也作了相關說明。第一章:從複音詞數量的角度對《莊子》和成疏進行比較。首先,對成疏沿用《莊子》中複音詞的數量進行統計;其次,對《莊子》中單音詞在成疏中擴展為複音詞的數量進行統計;然後,在複音詞數量統計的基礎上,概括出從《莊子》到成疏複音化擴展方式的兩種關係,分別是“一對一”和“一對多”的發展關係。第二章:從複音詞結構類型的角度對《莊子》和成疏進行比較。通過將《莊子》和成疏中複音詞的結構進行分析和整理,歸納出成疏較《莊子》新出現的複音詞結構類型;此外,對《莊子》到成疏中複音詞的發展動因作了分析。第三章:基於《莊子》和成疏複音詞的比較研究,主要以成疏中的複音詞為考察對象,分別從詞條未立、首見書證滯後、義項未收三個方面對《漢語大詞典》作了補正。
其他文献
构成语篇衔接与连贯的功能范畴是多层次的 ,而篇章的联结手段 (语法手段、词汇衔接、逻辑联系语 )、主述位结构和语篇结构 (微观宏观结构 )均是实现语篇衔接与连贯的重要手段
粮食加工产业离不开政府强力干预和正确引导,粮食加工产业发展与政府责任密不可分。政府负有制定粮食加工产业发展规划的责任、立法责任、促进产业集聚发展的责任、完善应急
地下车站本身是狭长结构,一般是按照平面框架模型进行受力分析,但是由于施工和使用的要求,导致车站结构的顶板和中板在施工过程中带有许多尺寸较大的孔洞,如盾构孔、楼梯孔和
词汇是语言的主体,是语言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词汇的起源与社会文化密不可分,其产生与发展和一个时代的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息息相关。也就是说,
语言存在于语篇之中,而不是句子之中。语言问题的研究离不开语篇分析。语篇分析对语言学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语篇知识的掌握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在英语教学中,阅读、写作
汉语中有一类含有特指疑问代词的反问句,本文简称"特指型反问句"。这是一种独特的句型,属于反问句的一种。笔者认为中国人日常生活中使用特指型反问句比较多,因此,与中国人交
违实条件句是传递与事实相反意义的条件句,广泛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并被用以表达对已知事实的另外假设。心理模型理论与心理空间理论指出,不同于现实条件句,违实语义加工
在此篇论文当中写了语言研究领域里的一个重要分支-语音学,对语音学里的元音(中世纪蒙古语复合元音)展开了研究。具体来说,即对《蒙古秘史》汉字转写本中v+y+v、v+y+y+v、v+y
明清时期,滇南地方社会儒家文化兴盛,与各民族传统文化发生融合,并对各民族间的交流、互动产生影响。代表中央王权的临安府与彝族纳楼土司的政治角力亦相伴始终。清乾隆年间,
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是未来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职业教育集团化的大背景下,企业如何通过参与职业教育活动提高人才招聘质量是各大企业H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