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茶炭疽菌与其寄主协同进化研究

来源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iq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油茶是我国南部特有的木本食用油料树种,油茶炭疽病是油茶生产上的重要病害之一,严重影响油茶的产量和质量。本论文采集全国油茶产区发病叶片997片,分离病原菌约2000株,由形态学特征和科赫法则筛选出的104株油茶炭疽病菌株为最终研究对象。采用Ap-Mat基因片段序列作为分类的标记依据,通过序列比对和遗传分析,探讨分析了油茶炭疽菌的遗传进化方向,分析了我国不同地区油茶炭疽病种群的遗传结构特征;利用叶片DNA的SSR分子标记对全国不同地域条件油茶品系进行序列分析,研究了炭疽菌与寄主油茶之间的种系发生关系,并对基因交流引起的扩散传播路径进行了预测。研究结果为油茶炭疽病与寄主互作提供理论基础。主要结论如下:(1)油茶炭疽菌遗传多样性及种群遗传结构。从全国9个省份22个样地分离获得104株油茶炭疽病菌,这104株菌均能使油茶叶和果实致病,结合菌株形态特点以及Ap-Mat基因系统生长和发育研究,明确了油茶炭疽病的病原菌6种。基于Ap-Mat基因片段序列,对104株油茶炭疽菌的群体遗传学进行了分析。多态性分析表明海南地区炭疽菌拥有8个基因型,是各省丰富度最高的;与其相反,湖北地区仅有2个基因型,且通过系统发育树可以看到湖北地区都是果生刺盘孢菌C.fructicola,表明湖北省是丰富度最低,最稳定的地域。通过中性检验我们还发现了不同地理群体间遗传分化的显著统计现象,湖北地区、江西地区和云南地区种群中性检验到达显著的统计学水平,其中湖北与江西Taijima’s D、Fu&Li’ s D*和Fu&Li’ s F*值均为负值,说明该区油茶炭疽菌种群存在大量的低频等位基因位点,历史上有种群扩张的现象。可以看出,全国的油茶炭疽菌从湖北、江西中部朝四周辐射扩散,分化程度从轻度到重度。104株样品总共有20种单倍型,多态位点达523个。(2)油茶炭疽病分子溯源。就全国范围的油茶品种来看,叶片DNA具有显著的谱系地理结构,最大似然法(ML)构建的系统发育树有8支支持率比较高的分支,这些分支存在明显的地理分布模式。油茶品系的发育方向分2个方向,一个是海南五指山的当地品系,没有与其他品系交叉或者嫁接;另一个方向是浙江→福建→江西→湖北→河南→湖南→云南→贵州,品系发展方向为闽系列→赣无性系→鄂油系→长林系→湘林系。长林系列与湘林系列则是现阶段全国范围内最具优势的油茶品系。(3)油茶和油茶炭疽菌种系协同进化研究。不同的油茶炭疽菌在同一实验条件下生长速率和产孢量差异达显著水平,证实了寄主油茶的品系对炭疽菌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果生炭疽菌Colletotrichum fructicola是当前覆盖范围最大的病菌类型,样本采样省份主要有于云、贵、湘、冀、浙、赣、闽、粤等8省,分离率达到63.11%,是6种炭疽菌中最高;暹罗刺炭疽菌Colletotrichum siamense也在多省广泛分布,主要有江、浙、湘、闽、贵、冀、云等7省,分离率为11.54%;Colletotrichum aeschynomenes在浙江和江西省分离获得2个菌株,数量较少,分离率有1.92%;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目前只出现在我国河南省,分离率为0.96%;山茶炭疽菌Colletotrichum.camelliae分布在贵州、福建、云南3个省份,分离率为4.81%左右;首例Colletotrichum sp.样本(1株)来自河南;13株疑似新种菌,分别来自海南、江西、浙江,分离率12.50%,说明不同炭疽菌属对不同油茶品系具有一定的偏好性。随着油茶品系的扩散,各省不同炭疽菌属的单倍型数量与丰富度都发生了变化,从基因角度证明了炭疽菌与油茶之间存在协同进化关系。
其他文献
针对四旋翼飞行器参数不确定性和易受外部干扰的问题,提出一种以RBF(Radial Basis Function)神经网络滑模控制(RBF-SMC)为外环,自抗扰控制为内环的内外环嵌套的控制策略.首先,根据牛顿-欧拉方程建立四旋翼飞行器数学模型,对四旋翼飞行器的位置和姿态进行控制,外环采用RBF神经网络滑模控制,基于RBF神经网络用来对模型干扰不确定项进行补偿,对其增益进行实时调节,抑制滑模控制带来
霉菌污染是坚果质检不合格的主要原因,实现其快速检测对于坚果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曲霉属、青霉属和镰刀菌属是坚果霉菌污染的主要污染菌群,根据其内转录间隔区(ITS)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及3对特异性分子信标探针,建立了一种同时检测坚果中曲霉属、青霉属和镰刀菌属的多重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PCR)检测方法。通过对qPCR反应体系进行优化,得到良好的扩增曲线和标准曲线,该方法的检出限分别为:曲霉属2.
【设计理念】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重要理念。本课的教学设计,聚焦单元语文要素,设计一系列课堂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完成对文本的理解、感悟。以"祖父的园子是一个sub>园"作为贯穿全课的显性阅读目标,运用各种方法,引导学生阅读领悟"非她(萧红)莫属的灵活句式",直至真正读懂文字背后作者的深刻情感,并在此过程中达成知识、能力、情感
期刊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通过走进园子里“景物”和“我”与祖父在园子里做的事情,感受课文表达的情感。【教学重点、难点】通过走进园子里“景物”和“我”与祖父在园子里做的事情,感受课文表达的情感。【教学过程】一、直接导入今天我们继续走近萧红,走进她忘却不了的对于自己童年的那段美好的回忆,继续学习《祖父的园子》。(出示课题《祖父的园子》并板书课题,齐读。)
期刊
在分析电动汽车换电优点与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电动汽车换电站。给出了这一电动汽车换电站的组成与换电平台的尺寸,同时介绍了换电站内部的车轮定位机构、车辆举升机构、加解锁机构。
当前国内各大高校面积扩大,校园路线、校内建筑和校园资讯变得越来越复杂,基于微信的智慧校园系统将成为师生的便捷工具。文章利用云开发、微信小程序开发框架(MINA)、微信小程序提供的API、云服务数据库以及阿里云的云储存(OSS)服务,开发和构建了一个基于微信小程序的智慧校园系统。该系统解决如何在各种场景快捷获取信息的问题,主要功能包含校园向导、生活助理和校园资讯模块。为师生熟悉校园环境、查询校园信息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已经成为一线教师关注的重点。为了更好地落实数学核心素养下的教学目标,高中数学教师在优化课堂教学时,应从传统“我讲你听”的模式下解放出来,结合实际情况与数学核心素养理念,引导学生在教师创设的多元化问题情境下思考、交流与探究问题,帮助他们主动构建知识,从而循序渐进地提升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故基于核心素养角度,针对问题情境设计现状和改进策略进行详细的研究
总结汽车产品开发阶段的材料技术应用及管理工作,包括材料数据库建设与应用、新材料应用研究、材料成本目标与达成、材料评审、材料试验、材料认可、材料问题解决、材料技术改进等。简述工作内容及关注事项,以期指导材料技术人员深入参与产品开发,为提升产品力提供技术支撑。
中华饮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地理位置、地形特征、气候特征、土壤以及水资源分布等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导致各地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饮食文化和风味传统。另外,政治环境、经济水平、民族习俗与宗教信仰等人文地理环境的差异也会对饮食文化产生影响,这就使得一些分布在不同地区的同一民族或信仰同一宗教的人们具有相同的饮食文化特点,而生活在同一地区的不同民族或信仰不同宗教的人们表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