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通讯社角色的嬗变——以新华社为例

来源 :南昌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888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息技术的发展,催生了网络时代,新的传播环境与传播特性应运而生。网络时代信息海量,获取便利,且新闻报道形式多媒体化,为传统媒体的发展带来了挑战与压力。作为我国国家通讯社与世界通讯社,面对网络时代的挑战,新华社与时俱进,积极应对。  通过对《新华每日电讯》1996年5月第二周与2013年同期新闻报道的对比及其他新华社文献资料的整理分析,研究发现,进入网络时代后,新华社传播渠道、产品与服务及服务对象均发生了变化。新华社多方拓展新媒体业务,建设新的传播渠道;大力开展信息产品建设,形成了种类丰富、层次多样的信息产品体系;服务对象不断扩大,由媒体发展到非媒体,由政府高层拓展到各级领导干部、企事业高层、研究机构及个人,成功地从以新闻产品为中心的消息总汇发展成为了新闻与信息产品并举的信息提供商。同时,新华社新闻产品的新闻传播理念也随着新闻产品的不断完善发生了转变。现如今,新华社的新闻报道体裁更均衡,形式更多样,报道内容日渐扩大、细化,报道对象也日趋丰富,贴近群众生活实际的新闻报道也大量增加,可读性越来越强。
其他文献
本文旨在探讨为何近年来大多数台湾民众无法认同自己是中国人-即便在2008年马政府上任后两岸关系渐趋和缓的情况下。本研究欲探讨的并非台湾民众为何不能接受自己是中华人民共
期刊
摘要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有乐山、乐水、亲近自然的情结,这种山水情结在艺术作品中的具体体现就是山水画,其意境是以气韵生动作为总的精神原则,通过画面、笔墨技法表现出作者的心态,达到超以想象的效果。就山水画意境的特质与功能来说,它在实质上是一种因气韵生动而得以超以“象外”的心画。  关键词:山水画 意境 特质 功能 山水情结  引言  山水画最早出现于六朝时期,至今已经走过了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经过不断
科学技术的进步不仅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也带来了传播领域的变革,新的媒介——微博应运而生。微博在2006年开始出现,并以惊人的发展速度一跃成为目前最火的传播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