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价拯阳理劳汤加减对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材料与方法:将70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给予单纯西医基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汤药(拯阳理劳汤加减)治疗,疗程为2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心衰症状和体征、心功能、中医证候、射血分数、BNP及安全性指标的变化。结果:1.治疗后,两组患者安全性指标均无明显变化(P>0.05)。2.治疗后,对心功能的改善,对照组总有效率58.8%,观察组总有效率86.1%,两组患者心功能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且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辨证属气虚、心功能分级为II级两组患者心功能改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辨证属阳虚、心功能分级III级两组患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对心衰症状的改善,对照组总有效率58.9%,观察组总有效率88.9%,两组患者治疗后心衰症状均得到明显改善,且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辨证属气虚、心功能分级为II级的两组患者心功能改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辨证属阳虚、心功能分级III级的两组患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后,对中医证候的改善,对照组总有效率26.5%,观察组总有效率83.3%,观察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论中医辨证为气虚型、阳虚型或心功能分级为II级、III级的两组患者,对照组与观察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治疗后,两组LVEF均较治疗前提高,二者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治疗后两组间对比,无论是各证型间、不同心功能分级间差异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治疗后,两组BN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二者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气虚型及心功能II级的患者自身治疗前后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阳虚型及心功能III级自身治疗前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除气虚型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在阳虚型、心功能II级、心功能III级的患者,两组间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本方能够显著提高心衰患者的心功能和改善心衰症状,尤其对中医辨证为阳虚、心功能分级为III级者。2.本方能够显著改善心衰患者的中医证候和提高其LVEF水平,而且无论是辨证属气虚或阳虚者,还是心功能分级属II级或III级者。3.本方能够显著降低心衰患者血浆BNP水平,尤其是对阳虚型、心功能III级者,下降更为显著。4.本次研究观察期间,未见明显或严重不良反应,通过安全性指标的观察,说明本方治疗心力衰竭有良好的安全性,值得临床验证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