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2001年新一轮体育课程改革的实施至今,对于提升体育课程多元育人效益有了更加精确的要求:旨在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下,不懈追求着体育课程在健康知识、运动技能、身体活动水平、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等维度的多元育人效益。然而,学生体质历经20年持续下滑、掌握一至两项运动技能成“百年困境”的症结有目共睹,教学方法沿袭旧规、学生兴趣未见提升、健康知识难觅踪迹、终身体育任重道远等问题难寻出路,在回应这些问题时,当前的体育课程未免显得左支右绌。近年来,随着美国SPEM(Science,Physical Education and Me)课程的落地和深入研究,其课程理念和教学模式为我们提供了可以借鉴的视角和模式。基于此,本研究的目的在于借鉴美国SPEM课程理念设计出能有效提升多元育人效益的小学篮球体育课程。本文首先运用文献资料法对SPEM课程内容及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并结合篮球运动技能和我国小学体育教育的实际情况对SPEM课程进行了本土化的改造。其次,在运用教学实验、问卷调查、课堂测量和数理统计等方法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要求,选取了重庆市天台岗小学三年级的两个班学生作为实验对象,其中实验班和对照班均为32人。实验班由本人使用本土化SPEM篮球课程的内容和模式进行教学,对照班由该校一名资深的体育教师采用传统的体育课程模式进行篮球课程教学,实验为期三个月。通过实验后两班的教学效果对比得出以下结论:1)本土化SPEM篮球课程能有效促进学生的体育健康知识学习和身体活动,其促进效益好于传统篮球体育课程;2)本土化SPEM篮球课程能有效促进学生的体育情境兴趣,在注意力、挑战性、探索性、愉悦感和新颖性等方面要好于对照班;3)本土化SPEM篮球课程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体育期望价值,对学生的期望信念、获取价值、内部价值和效用价值都产生了显著影响;4)本土化SPEM篮球课程对学生的左右手原地运球、行进间运球及综合运用简单篮球组合技术动作能力的促进效果要优于对照班,但对于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和综合运用复杂篮球组合技术动作的能力无显著性影响。针对以上结论提出如下建议:1)注重体育课程多元育人效益的追求和评价方式的优化;2)区分运动项目差异,使教学内容与目标、方法和评价更好的对应;3)优化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合理运用场地器材,保障学生身体活动;4)合理划分不同水平段知识和技能的教授范围与要求,量化测试方法及标准,反映学生成长轨迹;5)传授知识,技能先行。6)拓展知识内容,扩充知识库存,深入推动SPEM课程与具体运动项目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