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一种新思维演讲-TED(技术、娱乐、设计)风靡全球。“TED演讲的前沿性,是国内目前极少讲座可以与之相比的——最先进的科技以及思想动态几乎都能在TED的舞台上见到踪影,它以讲故事的形式把一些好的思想带给你,并且最多只占用你18分钟。但很多时候,那已足以让你窥一斑而知全豹。”TEDto China网站的创办者说。TED演讲者使用语言来表达自己、表达态度并且影响他人的态度和行为,这和韩礼德的人际意义理论有共通之处。从语言学角度来说,演讲不仅包含丰富的信息,同时,为了达到特定的目标,也包含很多人际意义。韩礼德认为,人际意义是指人们用语言与社会建立并保持联系,揭示语言交流中参与者的角色。语言系统和演讲者在交流中的语言选择的关系使我们能够认识到,演讲者在努力建立人际意义,比如与他人关系的亲疏及熟悉的程度,或者演讲者的态度和判断。为了更好从语言上欣赏TED演讲艺术,本研究尝试从系统功能语法中语气、情态和人称代词三个方面研究20个广受欢迎的TED公共演讲。在语气分析中,本文发现陈述语气占据绝大比例,其功能是信息给与、意见表达以及行动要求。演讲者倾向于使用陈述语气叙述他们的生活经验以及工作中的创新。虽然演讲者与听众之间并没有实质性的“对话”,但是陈述语气扮演了“对话”的角色,从而使两者间建立起社交语气。疑问语气使用数量第二,目的是使听众关注演讲中缺失的内容,敦促他们进行信息确认,由此,听众也被赋予了“讲话者”的角色。演讲者能够更为容易地控制演讲话题。通过身份或者角色转变,听众能够融入到演讲当中。祈使语气主要用来表达要求。TED演讲者通常可能具有相对较高的学术或者社会地位,因此可以采用祈使语气来号召或者对听众提出要求。但是它数量最少,作者认为这可能和礼貌原则有关。情态研究包括情态动词的取值以及情态附加语的研究。TED演讲者倾向使用大量的低值和中值的情态动词。通过情态附加语的研究发现,演讲者倾向于使用得体的语言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态度、观点,同时为了使演讲内容准确、有科学性而对自己的观点有不同程度的保留。在人称代词分析中,“I”和“We”作为第一人称代词用来表述演讲者相应的成就使用频率最高,这也为语气结构得到发现的正确性提供了佐证。第二人称代词用来为听众设立某种体验情境。“You”可以容易地吸引听众的注意,以保持两者间面对面的交流。第三人称代词比第二人称高,揭示出演讲者使用自己的人生经验或想象的语境来展示发现,分享灵感,与听众增强联系。语气,情态和人称代词是实现TED公共演讲人际意义的重要手段,使演讲者能够借以表达观点,影响听众,并与其建立并保持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