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蜂窝系统中,由相邻小区间的频率复用造成的小区间干扰,已经成为阻碍提升传输速率的重要因素。协同多点传输(Coordinated Multi-Point transmission,CoMP)下的协同波束赋形(Coordinate Beamforming, CB)是降低小区间干扰的一项关键技术,协同波束赋形不需交换用户信息,但仍需要协作的基站间相互交换发送端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ide Information at The Transmitter,CSIT)。通过大规模天线技术可以降低对交换CSIT的要求,该技术可使得基站通过利用本地信道得到的预编码向量消除对其它小区用户的干扰。于是,从理论上可以通过简单的增加天线数,采用单小区波束赋形就可以得到非常完美的性能。然而,上述结论是建立在基站侧可得到精确的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Information, CSI)的前提下的。在TD-LTE系统中,利用信道的互易性,可以在上行链路通过用户向基站发送导频进行信道估计,得到下行传输需要的CSI。但是,在现实场景中,由于导频长度受限,使正交导频数不能满足需求,造成导频污染。导频污染的存在,使基站得到的CSI不准确。所以,迫切地需要寻找削弱甚至消除导频污染的方法。本文主要完成工作包括:1、分析了多小区TD-LTE系统下产生导频污染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对导频污染做出评估:仿真了单小区用户采用非正交导频序列与正交导频序列时的信道估计误差,以及小区半径、基站天线数对多小区导频污染的影响。结果表明,正交的导频序列可以实现消除导频污染的目的,基站天线数对导频污染没有影响,并且在小范围内通过增加小区半径可削弱小区间导频污染。2、基于对多径信道的分析,介绍了一种基于信道协方差的多小区协同导频分配方案,该方案从各干扰小区中分别挑选一个与目标小区内某确定本地用户空间特征信息相差最大的用户,确定这些干扰用户与该本地用户为一组,分配相同的导频序列。分别就两小区及七小区场景下对该方案与随机导频分配方案的性能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案可有效削弱小区间导频污染。3、针对TDD现有的对齐导频传输方案,分析一种称为偏移导频的传输方案,该方案是将小区分组,不同组内的小区用户采用不同的偏移帧结构。并通过仿真比较该方案与传统对齐导频方案的性能,结果表明,该方案的性能与无导频污染时的性能相同,达到了消除小区间导频污染的目的,对该方案的优越性能进行了验证。该方案之所以具有优越性的原因在于通过在时间域进行导频偏移传输,实现了导频序列的正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