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导致会计从技术到理论的全方位改革,在此过程中势必会出现新旧势力的冲突和碰撞,造成会计界的各种不协调的事件和现象,其突出表现为证券市场连续不断的会计造假、财务欺诈等事件导致的会计信息失真问题。而会计信息严重失真问题引发了人们对会计制度改革的极大关注。目前对会计制度的直观反思仍停留在会计制度本身的完善性及内在约束机制是否能够起到监管作用上。但是,在公司治理、会计制度等都比较健全的西方国家,会计舞弊案件也接二连三的发生。可见,为了防范会计舞弊和审计失败,除了进一步改革、完善治理、准则等制度领域的纰漏和弊端,还有必要反省那些在制度约束之外的因素,比如文化和道德。因此,在当今崇尚人文精神的时代,会计文化的柔性约束机制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国内学者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涉足会计文化的领域起,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对于会计文化内容和范围的界定主要是借鉴广义文化的概念,过于宽泛致使未能重视和使其发挥弥补会计法制刚性管理不足的柔性约束功能。而对于从狭义会计文化角度对会计文化的重构机制进行研究,并结合实证研究方法对会计文化进行构建的甚少。此文力争通过对狭义会计文化的界定,分析了会计文化通过不同的路径来实现二次道德投射的社会重构功能,并结合问卷调查阐述了会计文化重构机制在我国的功效及其存在问题的成因等问题,以此得出我国会计文化重构的路径和对策。从精神层面研究会计文化对解决会计问题的作用,实现以价值观、道德、社会责任感等所构成的柔性管理来激励、引导会计行为,弥补会计“法制”式刚性管理不足,从而营造出良好的会计工作氛围,塑造会计职业良好的社会形象,从而实现会计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