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农产品消费行为研究

来源 :重庆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8次 | 上传用户:zb_jinz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是影响市场竞争秩序和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问题,它和人民生命和健康息息相关,农产品的消费直接关系着人们的生存和健康。由于近几年频繁曝光的“红心蛋”、“瘦肉精”、“毒黄瓜”、“毒韭菜”等事件,人们逐渐对农产品的质量安全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关注,有的甚至到了谈食色变的地步,农产品质量安全已成为社会焦点问题,而研究发现安全农产品的消费行为对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有积极的影响。同时,实践证明,通过“三品一标”认证,可增加农产品产值,促进农民增收。因此,本文对重庆主城区城镇居民的安全农产品消费行为进行调查研究,对提高重庆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和促进农民增收及重庆市经济发展都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重庆市主城区城镇居民进行实地问卷调查,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重庆市主城区城镇居民安全农产品消费行为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影响消费行为的各个因素,并得出以下结论:一是城镇居民家庭人均主要农产品消费结构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二是城镇居民对安全农产品的关注度较高,且风险意识较强;三是城镇居民购买农产品主要场所为超市和农贸市场;四是城镇居民愿意为安全农产品支付溢价;五是城镇居民获取安全农产品信息途径和最信任信息发布者存在偏差;六是城镇居民对相关法律法规和所购农产品安全指标了解程度不高;七是城镇居民对安全农产品认知能力较高但购买量不大;八是城镇居民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和政府监管评价不高;九是通过分别对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和有机农产品购买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其影响因素有所不同。最后,结合现状、问题以及影响因素从消费者层面、政府层面和企业层面提出了以下对策:消费者应主动学习相关知识,树立合理的消费观念;消费者应积极参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提高农产品质量水平;政府应加强对消费者的宣传,形成安全农产品消费的氛围;政府应加强认证、检查和监督工作,维护安全农产品信誉;企业应注重消费者个体特征对购买行为的影响,提升安全农产品的营销战略以及构建安全农产品的现代流通服务体系。
其他文献
<正>近40年来,博物馆和其他专业领域一样历经巨大变革,且这种结构性的变革仍在持续加速。面对变化如此迅猛的世界,博物馆业需要什么样的技能来应对呢?同时,相关的机构又该如
著名化学家潘贯(1907-1974年)是首位膺选中央研究院院士的台湾省籍学者.20世纪30年代,在台北帝国大学随松野吉松教授从事有机化合物拉曼效应的研究,合作发表论文7篇,独立发表
随着低成本计算环境的普及和网络连接的便捷,易于实现网络基础设施与物理基础设施的相互复合,奠定了组成具备强大生命力的网络实体空间(CPS,Cyber Physical System)的基础,不
随着博物馆定义和作用的演进以及新技术的发展,数字故宫需要进一步丰富内涵、更新技术,创造全新的博物馆形态。本文从五个方面阐明数字故宫未来的发展方向、原则和手段。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