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唐代金银器的形制多种多样,超过其他所有质料器物的种类,金银器纹样几乎包括了唐代流行装饰纹样的全部,兼以精湛的冶炼和制作,形成了独有的风格。唐代金银器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中外学者进行了不同角度、不同层面的研究,纹样虽是金银器分期的重要依据,但既有研究较少从纹样本身对思想观念、审美情趣的表达及与器物关系做进一步的讨论。本文希望从角隅纹样入手,对此有所增益。作为纹样的一个类型,唐代金银器角隅纹样同主题纹样的演变基本同步,题材包括植物纹、动物纹、人物纹及其他四类;组织包括缠枝、折枝、花结、团花等,种类繁多、面貌丰富,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唐代金银器纹样的装饰特点。又因器物形制和装饰位置的不同,不同工艺技法的应用,角隅纹样的形态也随之呈现出丰富而又独特的变化,有的更成为器物断代的重要依据。角隅纹样的演变以及对外来文明的吸收、创新,从一个新的视角展现了唐代金银器装饰纹样演变发展的历史全貌。鉴于角隅纹样的特点,本文运用史料学、类型学等研究方法从题材、区域类型及与形制关系三方面展开讨论:着重分析角隅纹样的不同题材类型及其各自应用特点、规律;并以装饰单元内外细化器体装饰类型,更在分析过程中注重社会历史、文化、地域等方面的影响;进而通过列表分析角隅纹样各类型分布特点、演变过程及形成原因,并与形制和构图演变相结合,确立了形制对纹样的决定作用,以及纹样对器物装饰和塑造作用,把饰与型的关系提高到相辅相成、完美结合的境界。本文旨在通过对唐代金银器角隅纹样的研究,从辅助纹样的角度对形制与纹饰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进而揭示唐代开放、豪迈、多元的时代审美风尚和文化追求。唐人摒弃信仰、宗教等束缚,对外来文明和艺术形式进行吸收和创新,为当代中国在国际化趋势影响下,在中外文化频繁碰撞过程中,如何对待外来文化提供了有益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