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和风险的影响因素研究——以信贷增速放缓、收入结构调整为背景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bfjm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利率市场化步伐的加快以及一些互联网金融企业进入到线下实体银行领域,中国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将越发激烈。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利差收窄倒逼商业银行由传统信贷规模粗放扩张向提升信贷质量、效率集约化转型。不同于一般企业,商业银行靠负债经营、具有高度的脆弱性,其收益不能够独立于风险。因此,在提升盈利能力的同时必须谨慎评估经营风险。在目前收入结构调整的过程中,应该注重盈利能力与风险相匹配,确保商业银行的安全性、流动性与盈利性。  本文首先根据信贷市场信息不对称与逆向选择理论,充分考虑到商业银行负债经营的特征,根据商业银行与一般企业不同的特点,在一个统一的框架内分析商业银行盈利能力与风险的影响因素,弥补了目前信贷市场信息不对称与逆向选择理论缺乏盈利能力与风险两方面联系的实证检验不足。  其次,基于信贷增速放缓、收入结构调整的视角,利用中国商业银行微观数据与行业数据相结合的方式,对现阶段中国商业银行信贷规模、收入结构以及市场结构进行理论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符合现阶段中国商业银行实际情况的回归模型,弥补了现有中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与风险的影响因素分析忽略信贷规模减速,收入结构调整现实背景的不足。  最后,选取中国100家商业银行2005年-2013年的年度数据,建立动态面板模型,并运用系统GMM方法进行实证研究,分析信贷增速放缓、收入结构调整分别对中国全样本商业银行和城商行盈利能力和风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信贷增速对全样本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影响并不显著,信贷规模粗放扩张,追求高贷款增长率并不能有效增强银行盈利能力。城商行信贷增速与盈利能力负相关,当前信贷增速放缓给予城商行一个良好的改革时期,使其能够完善内部各项机制,有效提高自身盈利能力。另一方面,信贷增速与商业银行风险显著正相关,信贷增速越快,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也越大。这说明在当前信贷增速放缓的形势下,有利于商业银行降低风险。收入结构调整能够显著影响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和风险。非利息收入占比的提高不但能够增强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同时还能够有效分散银行风险。因此拓展中间业务,增加非利息收入,是商业银行改善经营现状的重要渠道。这一结论为信贷减速条件下商业银行利率市场化改革盈利模式调整和风险防范机制建立提供了实证依据。
其他文献
围绕着银行并购,论文分四章.第一间首先概括了经济全球化及其成因、金融全球化表现,接着介绍跨国银行的定义、发展历程,然后分析了跨国银行经营的变化,从跨国银行业务、网络
货币政策影响实际经济的机理早已为实践所证明。但是,不同的微观基础,不同的政策手段和内容,不同的政策运行机制,存在不同的效果。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政策基础与手段明显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