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需视角下的湿地公园适应性规划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ddd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城市化高度发展进程,人口规模高度集聚,一方面建成区土地扩张导致生态绿地的破碎与消失;另一方面高密度人居环境需要高品质的游憩绿地这一重要载体。面对城市绿地的供需压力,湿地公园作为自然生态保育和人际社会交往的载体空间,在城市和地区发展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并逐渐演变为支撑城市发展的重要“绿色经济空间”。但是,面对这样一个集“生态保育、旅游开发、社区生活、文化教育”等一体的空间群落,特别是在面对以国家级湿地公园为主体的规划建设时,城市规划领域相关研究存在一定滞后性。而在规划方案的制定过程中,以静态蓝图式的思维导向来指导的湿地公园空间设计,在应对经济、社会等因素的阶段性扰动时,多难以实现预期效果;同时以规划师主导的游憩功能定位、路网组织与景点资源开发等空间决策,因在游憩者的多元需求与行为偏好上考虑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规划调整的实施效益。基于上述背景,本文引入适应性管理的相关理论,针对湿地公园的游憩空间,进行了从理论层面到实践层面的系统研究。首先,确立了本文的研究视角与载体,将规划供给与社会需求的双向互动过程作为研究视角,将承接这一关系的社会价值作为研究载体。其次,分析了湿地公园适应性规划的运行机制,包括游憩者、游憩空间、社会价值三个核心要素,以及三者相互作用的周期运转流程。最后,建构了湿地公园的适应性规划模型,包含供需关系的四种情景模式以及支撑模型运转的规划评估体系。在此基础上,依托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开展实证研究,以验证理论模型建构的可操作性与可实施性,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研究背景及相关研究综述,包括第一章和第二章。重点阐述了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研究方法、研究思路与框架。在对湿地公园规划研究进展、CAS理论及适应性管理研究成果以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制图等方面进行梳理的基础上,界定了本文的研究视角与对象,即供需视角下的湿地公园适应性规划研究。第二部分,理论研究和适应性规划模型建构,包括第三章。主要阐述了湿地公园适应性规划的研究视角与载体、运行机制和模型建构的思路与过程。适应性规划供需互动视角的提出,是为弥补以往规划研究在供给与需求相互作用关系上的考虑不足;而选取生态系统服务社会价值这一载体,是为了实现多元主体需求在空间影响中的价值体现。而游憩者、游憩空间、社会价值作为湿地公园规划过程的核心影响要素,对三者之间的互动作用过程展开分析,是湿地公园适应性规划模型的建构基础。关于供需互动下的湿地公园适应性规划模型,首先明确了模型运行的六个步骤,其次探究了供需互动形成的四种情景模式,为将四种情景能够在空间上实现可视化的表达,在研究技术方法上,采用需求视角的社会价值评估体系与供给视角的空间可达性评估体系,并详细阐述了评估体系的建构过程与实施路径,最后经评估得到的空间分布结果作为供需四情景的实际表征,为下一阶段的规划决策做出准备。第三部分,实证研究,包括第四章。本部分根据上述适应性规划模型,首先,进行了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基于需求视角的社会价值评估及空间分布特征分析;其次,基于供给视角的游憩空间可达性评估与特征分析;进一步,从供需关系的互动考量出发,将社会价值评估结果和空间可达性评估结果进行空间耦合,讨论其背后的供需矛盾与冲突,从而针对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提出相应的适应性规划设计策略。本文的第五章进行了研究总结,包括两方面的研究成果和三个创新点:主要研究成果:①构建了供需互动下的湿地公园适应性规划模型②基于湿地公园的适应性规划模型进行了实证研究创新点:①将供需互动的双视角引入湿地公园的适应性规划过程②建构了系统的适应性规划模型的评估体系——社会价值与空间可达的关联评价③结合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的湿地公园适应性规划的空间落实。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0例异位妊娠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25例.A组给予米非司酮治疗,B组给予甲氨蝶呤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血β-hCG水平、包
手术室是为患者进行各种手术治疗和抢救的重要场所,各种手术都离不开手术室护士的密切配合.但是现代手术室环境中包含病毒、化学制剂、麻醉废气、意外损伤、噪音等多种有害因
对陕南地产黄色桔皮进行了色素的提取及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桔皮黄色素水溶性好,其最大吸收波长为280 nm,对光、热耐受性强.当pH为2~10时,色素稳定;桔皮色素对于Na+,Mg2+,Mn2
目的 研究“两孩“政策全面实施下我国儿科资源配置与服务现状。方法 通过对全国儿科执业(助理)医师数量、构成比、儿科床位数、儿科门诊人次、出院人次等指标进行描述性分析和
目的比较经阴道与经腹子宫切除术的疗效。方法将90例行子宫切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采用经阴道子宫切除术,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腹部全子宫切除术,缝合后腹
"全面二孩"政策实施以来,出生人口数量不断增加,使得儿童医疗保健资源供需矛盾更加突出,儿科医师短缺形势更加严峻。本文通过对我国生育政策的阅读和儿科资源建设相关文献的阅
目的观察局部微量泵入尿激酶溶栓治疗动静脉内瘘血栓的疗效。方法 32例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6例。试验组经内瘘局部微量泵泵入尿激酶(5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