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世纪80年代湖北省篮球运动曾创造过辉煌的成绩,但经历了政策的转型和经济的转轨后,湖北省的篮球运动的发展水平较其他体育强省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将主要从湖北省篮球人才体制,湖北省篮球人才的经济投入与收益,湖北省篮球人才流动相关法律与政策等方面着手,结合体育人才流动的经济学原因和区域间人才流动机制,阐明湖北省篮球人才流失的原因。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湖北省社会资本对篮球人才的投入较其他篮球强省来说,存在着严重的不足,政府在对俱乐部的组建和扶持力度上还不够。1.体制上由于存在运会金牌战略,地市州没有体育局的影响,“抓小放大”,使湖北省男女篮球运动队减少,严重影响了基层篮球人才的输送,最终导致篮球人才的流失。2由于“三级训练网”的投入不足,社会个人资本的投入加大,湖北省尝试着利用高校和中学以体教结合的培养方式培养“双优”篮球后备人才,走一条由中学,大学直至职业队的培养模式道路。3.篮球运动员的机会成本大;运动生涯风险成本高,为了减小职业风险,收回成本,获取最大的收益,许多湖北篮球人才在自己运动生涯的巅峰期选择转行或流向收益好的省份。4.篮球运动员的投资大,人才价值收益低,为了追求更大的收益,高水平湖北篮球人才流向其他篮球强省。5.湖北省篮球运动员在运动能力,运动成绩所有权和转让运动能力,运动成绩所有权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纠纷,阻碍了篮球人才的合理流动。6.市场经济学原理表明:篮球强省运动水平高,社会收益好,吸纳流入的篮球人才多,促进该省篮球运动水平进一步提高;相反,湖北篮球运动水平较低,社会受益不高,造成大量篮球人才外流。根据以上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以下几点相关建议供参考: 1走“体教结合”的道路,提倡体校与学校之间的合作,实行篮球人才共享,同时抓好“双优人才”建设,达到双赢目的。2加大对湖北篮球人才培养投资,提高湖北篮球人才的收益,减小篮球运动员机会成本和职业风险成本。3湖北省政府应该以优惠政策吸引社会力量对竞技篮球的介入,以扶持企业或合办的形式组建俱乐部,为培养和留住篮球人才提供政策和经济支持。4设立体育风险基金,专门用来对即将退役的运动员进行培训,以便在原有人力资本失灵后,及时对篮球运动员的人力资本进行更新,为篮球运动员未来的职业生涯提供帮助。5明确篮球人才的运动能力所有权,打开制度壁垒,促进篮球运动员的合理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