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细胞癌的影像研究

来源 :中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halista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探讨螺旋CT和超声在肾癌诊断上的效率;2.了解肾癌的血管生成情况,探讨肾癌血管生成与螺旋CT表现、临床分期和病理分级的关系。材料与方法:对影像上可疑肾癌的患者进行研究。本组77例(共79个病灶),其中男59例,女18例。年龄28~80岁,中位年龄49岁。所有病例均行肾CT平扫加螺旋CT增强三期扫描和超声检查(77例均做了二维灰阶超声,43例行彩超检查,12例行超声血管造影),本组1例和其它9例患者接受了肾动脉造影。所有病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通过组织切片对肾癌进行病理分级和血管密度计数。对肾癌的螺旋CT表现、血管密度、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及分型进行了统计分析。结论:1.CT容易对各种明显强化的肾癌作出正确诊断,但CT对增强扫描表现为轻度均匀强化的肾癌或无强化的小肾癌及合并大量出血的肾癌难诊断,而超声在上述方面有诊断优势,两者联合应用可明显提高肾癌诊断的正确率。CT术前可对肾癌较准确分期,可协助治疗、评估预后。2.(1)肿瘤最大径≤5cm的肾癌绝大多数为Ⅰ期,最大径>5cm时,近1/4的肾癌为Ⅱ~Ⅳ期;(2)肿瘤最大径≤5cm时,大部分肾癌病理分级为Ⅱ级、Ⅲ级,最大径>5cm时,Ⅳ级肾癌的比例明显增加;(3)肾癌的强化程度、边缘清晰与否及瘤内大片状坏死与临床分期、病理分级无相关性;(4)大部分透明细胞肾癌CT增强扫描明显强化,多数乳头状肾癌CT增强扫描轻~中度强化;(5)不同强化组的肾癌其血管密度无差别;(6)不同亚型肾癌的血管密度无差异;(7)不同临床分期的肾癌其血管密度无差别;(8)不同病理分级的肾癌其血管密度无差别。所以我们认为肾癌血供的丰富程度不能作为预测预后的依据。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P)患者临床诊断前血浆中681种细胞因子的表达及其差异蛋白在生物学过程和信号通路中的变化规律;筛选早期预测血浆蛋白标志物,探讨其与HDP发病的关
研究目的:本研究模拟高蛋白饮食后体内高浓度氨基酸水平,从细胞水平观察此种高浓度氨基酸、高糖、高浓度氨基酸高糖混合物对系膜细胞增殖、细胞外基质合成及降解、转化生长因子
[目的]1、研究ITP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PKC的活性变化,探讨T淋巴细胞PKC活性异常在IT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2、研究ITP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凋亡信号蛋白FADD、Fas、FasL和N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