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2007年下半年以来迅速从局部扩展到全球,从发达国家扩展到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从金融领域扩展到实体经济领域,终于酿成了一场世界性金融危机。受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发达经济体的出口急剧下降,给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的进出口也带来了大幅度下滑的趋势,形成了经济衰退与贸易萎缩、经济危机与失业危机交织的复杂局面。各国政府纷纷推出贸易保护措施以刺激经济恢复。由于欧盟、日本等很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受到危机的严重影响,实体经济开始下滑,外需减弱,而我国的出口地理市场均集中于这些国家,出口下滑在所难免。大量中小外贸企业以及与出口相关的企业破产,失业率增加。而此时各国相继实施的贸易保护主义对我国的经济无疑是雪上加霜。本文正是着眼于金融危机条件下贸易保护主义出现的新特点和其对我国经济发展,以及对全球化趋势的影响,重新审视贸易保护主义的产生发展,WTO所建立的逐步消除贸易保护主义,推进贸易自由化的相关工作机制,并针对我国利用WTO的相关机制以及自身的措施和责任,尽力降低和消除金融危机以及金融危机下的贸易保护主义对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所应采取的策略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本文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贸易保护主义理论演变,介绍了重商主义、幼稚产业保护理论、凯恩斯的超保护贸易论以及新贸易保护主义理论的发展历史以及其所处的政治经济环境;第二部分,金融危机下的贸易保护主义及其产生的原因,通过对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大萧条”时期的《斯穆特—霍利关税法案》以及2007年“次贷危机”所产生的“购买美国货”贸易保护主义等现象进行了历史分析与理论比较,揭示了本次金融危机下贸易保护主义产生的原因;第三部分,金融危机下贸易保护主义的特征及其影响,揭示了此次金融危机下各种贸易保护措施的复杂性、隐蔽性、政府干预的主动性等特征,并分析了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尤其是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第四部分,面对金融危机下贸易保护主义我国应采取的对策,在政府和企业两给层面提出了应对危机下贸易保护措施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