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主要采用访谈法,通过幼儿给概念下定义、原因解释两种途径考察了300名45~80个月的幼儿对安全相关概念(安全、危险、红绿灯、电、陌生人、小心、斑马线、坏人、受伤、拥挤)的认知。通过对访谈资料的整理归纳、编码分析,研究者得出幼儿对安全相关概念下定义的十一种形式和原因解释的十种形式。概念定义形式分别为:“不知道”、“认知不准确”、“原词造句”、“具体举例”、“直观特征”、“措施描述”、“结果描述”、“重要属性”、“实际功用”、“种属关系”和“正确定义”。概念的原因解释形式分别为:“不知道”、“无关回答”、“错误解释”、“依据措施回答”、“依据外部因素解释”、“依据主观因素解释”、“依据后果解释”、“依据客观需要解释”、“依据功用解释”、“依据价值判断解释”。幼儿对每个概念的认知并非都完整地呈现出这些形式,各种形式之间的人数比例也存在较大差异。幼儿主要以“具体举例”的形式给概念下定义,在对概念做原因解释时主要依据后果解释。将给概念定义的十一种形式划分为四种水平:有28.27%的幼儿处于水平一,幼儿对安全相关概念缺乏理解;有49.13%的幼儿处于水平二,幼儿从具体客体或可直接感知的外部特征掌握概念;有18.60%的幼儿处于水平三,幼儿能够从客体非直觉的内在属性以及人与事物、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关系来给安全相关概念下定义;有4.00%的幼儿处于水平四,幼儿能够认识事物的本质属性,并已能用完整的定义形式掌握概念。将幼儿对安全相关概念认知的特点按不同年龄、性别、园所做差异分析,结果显示:小、中、大班幼儿对安全相关概念总体上存在显著的年龄差异。其中小、中班幼儿在“安全”、“陌生人”、“小心”、“斑马线”、“受伤”、“拥挤”六个概念中年龄差异显著,而在“危险”、“红绿灯”、“电”、“坏人”概念中的年龄差异不显著;中、大班幼儿在“安全”、“危险”、“红绿灯”、“电”、“小心”、“斑马线”六个概念中年龄差异不显著,在其余四个概念中差异显著;小、大班幼儿对安全相关概念的定义水平存在显著的年龄差异。幼儿对“陌生人”概念以外的其余九个概念均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幼儿对除“危险”、“电”、“坏人”以外的七个概念的定义水平存在显著的园所差异,表现为园A幼儿定义水平高于园B幼儿。通过对幼儿对安全相关概念认知的特点进行总的讨论,研究得出幼儿对安全相关概念的认知可能受到幼儿思维水平、生活经验、教育因素以及概念本身特点的影响;并对幼儿安全教育提出了一些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