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时期,亟需大量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但目前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数量和质量都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为此从国家到地方政府都需要高度重视和加快发展现代高职教育。据统计,2013年山东省共有高职院校76所,占全省高校比例为54.29%,而示范性高职院校仅有6所;在校生人数543994人,占全省高校在校生人数的32.18%。山东高职与北京、上海、浙江等地区相比,在院校数量、在校生人数上占有一定优势,但在质量上并不占优势,大力发展高职教育,是山东省教育强省的目标之一。通过科学方法计算山东省高职教育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可更直观、具体地为山东省职业教育特别是高职教育政策的制定提供数理依据。本文通过数据模型计算出2005-2013年山东高职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559%,在东部省份中位于前列,但通过与北京、天津等地的对比分析,发现山东高职教育还存在较多问题:高职教育政策不完善、经费投入不足、布局不均衡;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不匹配、市场契合度不高;高职院校师资水平有待提高,院校升本问题突出等,山东省高职教育的发展任重而道远。大力发展高职教育,可为山东省的经济社会转型升级、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人才支撑,也是实现经济强省目标、推进山东省区域均衡发展的重要助推力。针对山东省高职教育发展存在问题,本文从政府、企业、学校三个主体视角提出如下建议:政府应加强对高职发展的上位统筹功能,做好顶层设计和发展规划;完善市场机制,提高行业指导能力,深入推进产教融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调整专业设置,提高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