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套细胞淋巴瘤(mantle cell lymphoma,MCL)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不同治疗方案的疗效及预后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漳州市医院住院的37例MCL患者资料,通过随访分析临床特征,化疗方案等与近期与远期的关系。结果:37例患者中位发病年龄61岁(38-76岁),男女比例3.1∶l。发病首发部位多以浅表淋巴结肿大多见28例(75.68%),侵犯骨髓14例(37.84%),脾脏22例(59.46%),胃肠道9例(24.32%),鼻咽5例(13.51%)。Ann Arbor分期Ⅰ-Ⅱ期4例(10.81%),Ⅲ期15例(40.54%),Ⅳ期18例(48.65%),三组患者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 OS)为65.9月、50.57月、28.43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MIPI评分低危8例(21.62%)、中危10例(27.03%)、高危为19例(51.35%),三组OS为65.9月、53.8月、29.87月,P=0.008。Ki-67≥50%组12例(32.43%),Ki-67<50%组25例(67.57%),二组OS为42.67月、29.67月,P=0.018。其他有B症状、β-MG升高、淋巴细胞计数升高、IPI评分、脾大,骨髓浸润等为总生存的预后不良因素(P<0.05),白细胞计数、LDH等因素对生存预后无明显影响(P>0.05)。30例中CR 6例(20%),PR 14例(46.67%),SD 6例(20%),PD 4例(13.33%),总有效率(CR+PR)为66.67%,上述各指标与近期疗效无关(P>0.05)。化疗加利妥昔单抗治疗有7例,有效率57.1%,非使用利妥昔单抗23例,有效69.6%,二组在疗效上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套细胞淋巴瘤是一种少见的小B细胞淋巴瘤,好发于老年男性,多数患者确诊时一般已处于疾病的Ⅲ/Ⅳ期,多伴有广泛的结外侵润,预后差。单因素分析MCL患者Ann Arbor分期晚、ECOG评分2-4分、B症状、骨髓浸润、脾大、合并淋巴瘤白血病、淋巴细胞计数升高、β2-MG升高、Ki-67≥50%、MIPI及IPI评分分层越高等是MCL远期预后不良因素,但不影响近期疗效;COX多因素分析认为淋巴细胞计数、合并淋巴瘤白血病、B症状、ECOG评分是套细胞淋巴瘤预后不良因素。联合利妥昔单抗治疗未明显提高患者的疗效,考虑病例数少,需更大样本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