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和综合国力的显著增强,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外交、国防、文化和教育等诸方面的发展也日益吸引着国际社会的眼球,他们愈加关注着这个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在国际社会中扮演着不可或缺角色的东方文明古国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所取得的骄人业绩。本论文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所作的报告为研究文本,以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德国功能翻译派的核心理论目的论为理论支柱,简要探讨了翻译与政治的关系,并通过具体例证、对比分析及归纳总结等方法剖析了译者在翻译中所采用的一些翻译方法和策略,同时笔者还对其中的某些内容提出了适当的翻译建议。本论文共分为四章,具体内容安排如下:第一章是整篇论文的理论支柱。在本章中,笔者简要追溯了功能派翻译理论的发展历程,包括目的论的翻译标准及其三大法则,并对其所含的一些主要子理论作了逐一阐述,随后,笔者谈到了诺德的两大翻译策略,突出强调了她所提出的忠诚法则,并指出其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忠实原则,从而奠定了本论文对案例文本研究的理论基础。在第二章中,笔者首先简要论述了政治语篇的一般分类,然后对案例文本十七大报告做一内容上的概述,阐明其主要功能,最后分别从该报告的文体特征和文化特征两个不同的层面进行了细致分析,在对其文化特征分析的过程中,突出强调了那些由于中西文化差异而容易造成翻译困难或在翻译中容易出现错误的部分,以期为第三章对该报告英译本的研究奠定实践基础。作为整篇论文的核心部分,在第三章中,笔者将目的论贯穿运用到了对十七大报告英译本的整体分析研究中。首先,作者从忠诚法则出发,指出以十七大报告为例,原文作者、译者和译文接受者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如何得以体现的,进而谈到了政治语篇的英译一般所采取的翻译策略,然后过渡到诺德基于十七大报告的四种文本功能与翻译策略,最后综合运用归纳列举与对比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别从文体和文化两个层面的翻译入手,来透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所采用的一些翻译方法与策略,提出自己的某些看法,并对其中的某些地方给出笔者自己的试译。本论文第四章和最后的结语部分,作者基于目的论,为政治性文献的英译建立了三条基本原则,并和读者分享了笔者在论文撰写的整个过程中所获得的一些启示、感想与心得,同时也指出了论文研究的意义和其中尚存在的不足之处,希望能为今后翻译界对政治文献的翻译提供自己浅薄的翻译观点与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