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我国老龄化呈加速趋势,社区养老在解决人口老龄化、空巢化等问题上,日益成为老年人晚年生活的最佳选择。邹平县依托山东省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的机遇,依靠浓厚的文化基础和经济基础,在农村建立农村幸福院、老年公寓、日间照料中心等形式推广农村社区养老服务,面向本村及邻村老人施行集中供养,逐渐形成了日间照料型、互助型、福利型、补贴型四种类型的农村社区养老模式,具有鲜明的地区特色和农村特色,为农村地区养老服务的开展提供了丰富的经验。本文通过对山东省邹平县农村社区养老服务发展历程、发展特点、社区养老服务满意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的分析,进而提出了提升邹平县农村社区养老服务的优化对策,以期对全国其它地区具有借鉴与启示意义。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⑴邹平县农村社区养老服务发展经历了探索、初步建设、巩固发展三个阶段。近几年,邹平县作为山东省养老服务试点地区,农村社区养老服务发展步伐较快,成效显著,在山东省具有典型性和示范性。⑵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运用因子分析、回归分析、调节分析方法,找出影响农村社区养老服务满意度的五大因子,即基础服务因子、服务等级评价因子、辅助功能因子、农村社区助老氛围因子、经济支持因子和保障因子,并进一步从服务质量、助老氛围和养老服务支持度三个维度对养老服务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影响度进行了统计分析。统计结果显示,基础服务因子、社区助老氛围、经济支持因子和保障因子与农村社区养老服务满意度呈正相关关系,辅助功能因子与整体满意度呈负相关关系,同时,调节分析结果显示,能否自理、子女个数、人均年收入、有无配偶将对农村社区养老服务满意度起到明显的调节作用。⑶基于对邹平县农村社区养老服务满意度调查问卷的整理分析,找出邹平县农村社区养老服务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农村社区养老服务资源供求不匹配、缺乏人才队伍、缺乏资金支持等,剖析其原因有农村社区养老服务供给层次低、农村社区养老服务资金来源渠道狭窄和农村社区养老服务发展相适应的政策规划滞后。⑷在上述调查分析的基础上,从促进农村养老服务供给主体多元化、促进农村养老服务经济来源渠道多样化、推动养老服务内容丰富化三个方面阐述总结了加快提高邹平县农村社区养老服务水平的相关对策与建议。包括强调政府责任,制定前瞻性政策、出台资金扶持等相关政策,重视专业人才选拔和培训、加快养老服务信息化平台建设;拓展农村社区养老服务建设资金来源,发展农村经济、促使非政府组织参与农村社区养老服务、继续完善老年人互助服务、强调子女责任等措施,促进农村社区养老服务资金的开源节流;丰富农村社区养老服务内容,开展多样化、个性化服务,推动养老设施完善、养老产品创新,促进养老产业的形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