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以来内蒙古少数民族文学中的萨满教女性观研究

来源 :温州大学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zyl123456789zyl123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萨满教文化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但是对与萨满教文化有着紧密联系的内蒙古少数民族文学却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仅有的一些研究,也大多停留在创作风格和地域环境方面,忽视了内蒙古少数民族文学所特有的宗教文化内涵。由于萨满教文化对内蒙古少数民族文学的影响广泛而深远,较难做出整体把握,所以本文仅以80年代以来内蒙古少数民族文学为对象,集中探讨其中体现的萨满教女性观。萨满教女性观让内蒙古少数民族作家有丰富的女性体认,从而使他们创造出了特殊的女性形象。这些女性形象蕴含着幻想和自由的原始萨满文化风格,它逃逸出了政治伦理规范和理性文化的限制,使得女性形象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自由刻画。然而,以往在探讨内蒙古少数民族文学中的女性观念时,都没有将女性形象与萨满教女性观联系在一起。事实上,任何一种观念的产生并不仅仅是时代的产物,更是文化的产物,萨满教女性观便是如此,观念的延续本身就是有着自身沿革发展的历史印记的。因此,对80年代以来萨满教渗透下的内蒙古少数民族文学中的女性观进行梳理和阐述,对于深化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绪论:首先明确界定研究的对象,把内蒙古少数民族文学界定为内蒙古土生土长的以蒙古族为首的少数民族作家所创作的文学作品。其次,概括说明研究现状以及理论研究的意义。第一章:通过对女神形象和女萨满职能的描述分析,阐述产生于母系氏族社会的萨满教所秉承的“尊女”思想,而这种思想则是女性成为女神化身的前提。针对80年代以来的内蒙古少数民族的文学作品,由萨满教中女性的感性生命体验和女性与自然之间的融合为线索,对女性作为万物的守护神以及女性自身的通灵身份作出分析和阐释,指出作品中的女性是具有女神品质的存在,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二章:以萨满教对女性身体的尊崇以及萨满巫术传达为立足点,探讨文学作品中女性对身体观念的体认,通过女萨满跳神这一特殊的宗教仪式探讨女性人物的“狂妄”特征,揭示迥异于汉民族的萨满女性观念。第三章:萨满教尊奉女性为民族延续的“绳主”。通过阐述在文学作品中女性是民族文化传递者,以及她们自身所具备的坚强生命意志和勇敢无畏的精神,通过女性的双重身份——神事和首领来揭示女性作为民族绳主的观念。结语:总结萨满教女性观对内蒙古少数民族文学的影响,指出萨满教文化才是影响内蒙古少数民族文学最基本的文化精神渊源,对内蒙古少数民族文学具有形成性的影响。
其他文献
随着超临界、超超临界机组逐步成为我国电力生产的主力机组,其锅炉补给水的品质越来越高,水中的离子含量都控制在几个μg/L以内,导电率小于O.1μS/cm,远远超过国家一级试剂用
稷下学宫的历史意义张岱年战国时代,齐国建立了稷下学官。《史记·田敬仲完世家》云:"宣王喜文学游说之士,自如邹衍、淳于髡、田骈、接予、慎到、环渊之徒,七十六人,皆赐列第,为
楊循吉,字君卿,吴縣人。成化二十年(甲辰,1484)進士,授禮部主事。著書多种,今尚存《蘇談》、《吴中故語》、《七人聯句詩句》等。《全明詞》存詞十五首。關於楊循吉生年,《全
期刊
目的探讨低血糖生成指数(GI)饮食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脂的影响。方法选择T2DM患者108例,随机分为低GI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4例。患者在门诊经过营养咨询和指导后,两组分别采取低GI
目的探讨反复发作性急性胆囊炎(recurrent acute cholecystitis,RAC)早期急诊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的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方法回顾分析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