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能源不足问题日益严重,我国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雾霾天气的危害笼罩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头。随着我国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在2012年我国城市居民数首次超过农村居民数,城市内住房数量不断增多,需要供暖的面积越来越大。在建筑物的能耗中,供热能耗约占到二分之一左右。传统的城市供热管网已建成并投入运行,随着城市面积扩大,管网的承载负荷已经饱和。此时若是城市面积继续扩大,新建小区的供暖就是需要考虑的问题。本文结合当前我国供热现状和城市化发展趋势,分析了城市供热回水低位能再利用的一种方式,即利用吸收式换热机组增大管网热量的输送能力,扩大供热面积。本文首先介绍了国内外对于余热回收利用的现状和发展形势,介绍了第一类吸收式热泵和第二类吸收式热泵的具体形式,工作原理和系统流程,其中对吸收式热泵机组的适应管网发展的特性做了具体分析,得出吸收式热泵机组在城市供热回水低位能再利用方面的可行性。然后分别对压缩式热泵和吸收式热泵回收余热低位能的具体方式做了分析。另外,由于有些新建住宅可能在热力发电厂附近,因此,本文对发电厂附近的建筑物利用吸收式热泵机组供暖提出了供热方案以供参考。本文针对吸收式热泵机组回收城市供热回水低位能的方案,对比了当前能量的评价指标——能效率和和效率。并且分析了当前管网大温差换热引起大量(?)损失的现状,阐述了利用吸收式热泵机组可以提高能量利用的(?)效率的具体方案。通过济南市某新建小区的具体现状,为小区的供暖提出了三种供热方案,分别是燃气锅炉,压缩式热泵或吸收式热泵利用城市回水低位能再供热,建设地源热泵供热,分别对三种方式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并计算了初投资和年经营费用,利用动态回收期的比较了三种方案的优劣性。遗传算法为解决复杂管网的优化问题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求解过程和通用的理论框架。本文利用山东省某县的供热一次网为理论模型,分析了为了增大城市供热面积,利用吸收式热泵回收城市供热回水低位能的最佳适用面积。最后得出本方案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和实施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