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卢卡奇的“时间空间化”理论是其物化理论的前提与基础。卢卡奇认为,“时间空间化”既是“物化”产生的主要原因和关键环节,也是物化的直接表现之一。他指出,商品形式是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普遍形式,抽象劳动是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规定。在这种背景下,劳动者的劳动时间中的量与质相互分离,具体表现为量的形式的过分强调与质的内容的严重遮蔽,这就是所谓的“时间空间化”现象。卢卡奇深刻地揭示和批判了当下资本主义社会的这一普遍现象,并提出和分析了克服“时间空间化”的基本路径。本文通过重点阐述卢卡奇“时间空间化”理论的基本内容,分析其对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借鉴和启示意义。文章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章论述了卢卡奇“时间空间化”理论的思想渊源。卢卡奇“时间空间化”理论受到了马克思的社会时间理论与商品拜物教理论、韦伯的社会合理化理论、西美尔的文化哲学思想以及柏格森的绵延思想的影响。第二章阐述了卢卡奇“时间空间化”理论的基本内容。包括“时间空间化”产生的根源;“时间空间化”的具体表现;“时间空间化”的基本特征及其本质以及克服“时间空间化”的基本路径。第三章论述了卢卡奇“时间空间化”理论的当代意义。卢卡奇的这一理论,无论是对马克思相关理论的发展还是对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的启示,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同时这一理论对当代中国社会的发展,也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不仅要打破时间的量化现象,形成多维视角的思维方式,还应恢复时间质的内容,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同时也要促进时间与空间的相结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