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泊酚对鼠脑细胞ATR及PPAR-γ表达的影响

来源 :贵阳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chuanhed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丙泊酚对鼠脑细胞中血管紧张素受体(ATR)及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表达的影响,探究丙泊酚对脑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  方法:将16只成年雄性Wistar-Kyoto(WKY)大鼠随机分为2组,丙泊酚组(WP,n=8)连续三天腹腔首次注射丙泊酚100mg/kg,后每隔一小时注射50mg/kg,连续2小时(共注射3次);对照组(W,n=8)同期注射等容量的生理盐水,第3日注射第3次后3小时断头处死取脑组织,-80℃冰箱保存待检。Elisa法检测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血管紧张素Ⅱ1受体(AT1R)、血管紧张素Ⅱ2受体(AT2R)及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γ)的含量;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 assay,FCA)检测脑细胞凋亡率。  结果:WP组AT1R(205.38±2.48)与W组(211.50±10.62)比较表达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P组AT2R(154.90±4.74)与W组(145.71±4.74)比较表达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P组PPAR-γ(268.76±8.61)与W组(243.39±9.41)比较表达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P组Caspase-3(44.75±2.41)与W组(39.44±1.02)比较表达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P组细胞凋亡率(3.26±2.51)与W组(16.16±4.06)比较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丙泊酚降低AT1R表达,促进AT2R及PPAR-γ表达,可激活神经细胞内源性保护机制。
其他文献
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由于各方面的因素走向了多元化,不同理论基础支撑的流派自然而然促成了“百家争鸣”的场面。本文着重探讨二语习得的四个主要流派,并对其观点提出一些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