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白沙蒿(Artemisia sphaerocephala Krasch)又名黄蒿、籽蒿或黄毛菜籽,蒙名查干-西巴嘎,广泛分布在内蒙古西部、宁夏、甘肃、蒙古南部地区。为优良的固沙植物之一,其枝叶可作饲料,瘦果可食用、药用,且分布广、数量大,具有重要的资源价值和环境功能。所以,对白沙蒿的化学组成、结构及生物活性的研究是非常有实用价值的。 本文以白沙蒿种子为原料,经热水提取,酶法和Seveg法脱蛋白,乙醇分级沉淀,得到两种组成和结构完全不同的酸性杂多糖ASP1和ASP3。用完全酸水解、高碘酸氧化、Smith降解、IR、HPLC、1HNMR、13CNMR等方法分析了它们的组成和结构。结果表明,ASP1数均分子量Mn=2.84×105,主要以木糖组成,含有少量葡萄糖和阿拉伯糖。ASP3数均分子量Mn=3.50×104,由葡萄糖、半乳糖、阿拉伯糖和甘露糖组成,摩尔比为2.1:1.3:1.0:1.4。ASP1、ASP3中均含有糖醛酸。ASP1中糖苷键以1→3连接为主,ASP3中糖苷键以1→4连接为主,ASP1,ASP3中均含有α和β两种构型。 以大鼠为实验对象,辛伐他汀为阳性对照组,另设高脂饲料对照组,研究白沙蒿种子粗多糖CASP和白沙蒿种子多糖ASP对大鼠血脂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CASP和APS均可降低血清中总胆固醇(TC),且ASP的效果比降脂药辛伐他汀好,CASP和ASP对血清甘油三酯(TG)均有显著降低作用(P<0.05)。按毛细管法测定ASP1和ASP3对小鼠凝血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ASP1和ASP3 白沙篙种子多糖的结构及活性研究都能够显著延长小鼠凝血时间(P<0.01)。 本文采用了多种化学、生物学和药学的方法,首次对白沙篙种子多糖的结构和药理活性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为白沙篙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