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解决熊蜂在我国南方大棚高温、高湿环境中授粉困难的问题,本文于2012~2014年开展了福建本地熊蜂与北方熊蜂的采集、饲养与效能分析。主要结果如下:1.采集到5种福建本地熊蜂,其中3种采集到了蜂王,编号为Bombus sp.1、 Bombus sp.2和Bombus sp.4;在青海省和甘肃省共采集到4种北方熊蜂,其中3种采集到了蜂王,编号为Bombus sp.6、 Bombus sp.7和Bombus sp.8、2.室内驯养了2种福建本地熊蜂越冬蜂王,其中,Bombus sp.1的产卵率为87.50%,群势最大时的工蜂数量60只、蜂王19只、雄蜂40只;Bombus sp.2的产卵率为50%,群势最大时的工蜂数量15只、蜂王19只、雄蜂10只,对比分析发现Bombus sp.1较Bombus sp.2更具商业化应用的潜力;完成了3种秋季捕捉的北方熊蜂的室内交配与人工越冬,并对越冬后的蜂王饲养至开始泌蜡。3.室内饲养了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提供的密林熊蜂蜂王,平均产卵率为40.90%,工蜂数量最大为400只,并获得了60只交配成功的子代蜂王。4.完成了杏花粉和油菜花粉对明亮熊蜂(Bombus lurorum L.)蜂群发育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在蜂王产卵后更换为不同配比的混合花粉对工蜂出房率(χ2=2.25,df=3,P=0.52)和始见工蜂时间(F=1.75,dfi=3,df2=82,P=0.16)均无显著影响;不同花粉处理之间的蜂群成群率差异不显著(X2=3.56, df=6,P=0.74),但成群时间有显著差异(F=2.47,df1=6,df2=39, P=0.04)。在蜂王产卵后和始见工蜂后更换为杏花粉:油菜花粉=1:2的混合花粉在成群时间上有显著差异(t=2.52,df=8,P=0.036)。由于油菜花粉价格比杏花粉便宜,因此建议在人工饲养明亮熊蜂的过程中,在蜂群始见工蜂后更换为1:1的杏花粉:油菜花粉进行饲喂。5.将明亮熊蜂初步应用到福建连栋大棚为樱桃番茄授粉。结果表明,大棚心区域的温度高于边缘区;明亮熊蜂访花率随植株与蜂箱的距离增加(距离中心区域越近)而降低,授粉率最高为81.9%、最低为36.7%、平均为59.58%。本研究为发掘南方本土熊蜂的驯化效能以解决南方温室大棚授粉问题做出了积极的探索,并为探讨北方熊蜂在南方饲养与应用的可行性提供了部分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