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站楼出发厅突发事件旅客应急疏散研究

来源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 被引量 : 13次 | 上传用户:fondfoo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国内外大型公共场所突发事件频繁发生,特别是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发生突发事件的概率大幅度提升。机场作为民航运输重要的中转设施之一,是客流主要集中区域,尤其是作为人群大量聚集的航站楼,发生突发事件的风险明显增加。旅客应急疏散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不仅要考虑到正常情况下旅客行为特性,还要重点考虑突发事件下旅客复杂的行为特性。在研究旅客行为特性过程中,传统研究方法如动物实验、人群疏散演习等成本高且操作性低,故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建立航站楼出发厅突发事件旅客应急疏散仿真模型,可以较为真实地反映应急状态下旅客行为特性。本文主要对突发事件下旅客行为特征、突发事件下旅客行为特征的影响因素以及旅客应急疏散基础理论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选取绵阳南郊机场作为对象,在基于社会力模型的Anylogic仿真平台上对航站楼出发厅突发事件旅客应急疏散问题进行了模拟仿真。为了获取仿真所需参数,对绵阳南郊机场进行了实地调研。调研内容主要包括:绵阳南郊机场出发层CAD示意图、服务区设施数量、工作人员数量以及出发厅应急疏散设计路径等。并在此基础上确立了仿真核心参数,主要包括行人尺寸、旅客到达规律、疏散初始速度、实际高峰小时旅客离港人数、疏散结束时间标准等。根据建立的绵阳南郊机场航站楼出发厅突发事件旅客应急疏散仿真模型,分析了不同客流水平下旅客应急疏散状态。通过参照《地铁设计规范》,将航站楼出发厅应急疏散时间标准设定为6min,对不同繁忙程度下绵阳南郊机场航站楼出发厅发生突发事件时的旅客应急疏散过程进行仿真,结果表明在当前出港客流高峰条件下应急疏散可以在6min内结束,但出发厅进出大门、左右疏散楼梯以及安检区域在应急疏散过程中存在明显拥挤现象。基于此提出了增加人工疏导和改变安检队列方式两种优化应急疏散流程的方案。仿真结果表明两种方案均有效缩短了应急疏散所需时间。
其他文献
精益管理源于工业生产,它是以生产管理为核心,追求生产上的不断降低产品成本,精益管理要求生产的各项活动都必须运用“精益思维”(Lean Thinking)。“精益思维”的核心就是以最小
19世纪至20世纪之交的大转折年代,美国城市在社会福利政策方面的探索,对其后来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该时代寻求社会变革的呼声此起彼伏,主要涉及特殊人群保障、失业保障以及工
听课、评课是学校教学管理和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重要工作,是促进教师教学观念更新,教学经验交流,教学方法探讨,教学水平提高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只有教师掌握了有效听课、评课
目的:通过患者自身术前及术后的WOMAC评分、疼痛VAS评分的变化来探讨初次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患者的术前期望与术后满意度是否存在着显著性差异,通过满意度VAS评分来评估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