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和金融一体化的进程推动了金融业综合经营的发展,各国相继确立了综合经营体制。我国自1993年实施了严格的分业经营体制,但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和金融业竞争的加剧,尤其是加入世贸组织后,伴随着国外有综合经营背景的金融机构带来的竞争和挑战,严格的分业经营体制已对我国金融业的发展形成了制约。为此,我国逐步从政策层面解禁了金融机构开展综合经营,并指导其开展综合经营的探索。金融业综合经营模式的研究就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本文的研究思路是从理论和现实两方面,深入探讨金融业综合经营不同模式的特点和形成条件,以此作为探讨我国金融业综合经营模式的基础。然后结合我国金融业综合经营的具体情况,提出我国金融业综合经营模式的选择、构建和完善。为此,本文首先探讨了金融业综合经营的理论基础,接着介绍了综合经营的模式类型:纯粹性金融控股公司、经营性金融控股公司和全能银行,并重点比较了不同模式各自的经营效率和经营风险。现实角度,以美国、英国、德国三个国家金融业综合经营模式为代表,分析了三种不同模式产生的过程,并归纳了影响不同模式形成的因素。对我国金融业综合经营模式的分析,侧重于我国金融业开展综合经营的条件的总结,以及对现有模式的分析。最后,结合上文中已整理的各种模式的特点、影响各种模式产生的因素,及我国金融业综合经营模式的条件,得出我国金融业综合经营的目标模式的选择——纯粹性金融控股公司,并进一步提出了构建目标模式的方式。另外,针对现有模式内部制度建设和外部环境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