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单胞菌外蛋白(Xanth撕onas ourer proteins,Xop)是水稻黄单胞菌水稻致病变种Xoo(Xanthomonas oryzae pv.oryae,Xoo)通过三型分泌系统分泌到细胞外的一类蛋白质,Xop蛋白在大部分黄单胞菌中高度保守。XopN是一个Xop蛋白,是Xoo的一个效应因子,通过三型分泌系统泌出,但其在菲律宾菌株PX099A中功能未知。本研究利用同源双交换法敲除菌株PX099A中的XopN基因并对其进行基因回补,获得PX099A △XopN缺失菌株和C-XopN回补菌株。测定XopN缺失菌株的生长速度、对寄主水稻的致病力及在非寄主植物烟草上的过敏反应来进行XopN的病理功能研究。结果表明:在NA培养液中,XopN缺失菌株生长速度显著性小于野生型PX099A的生长速度;XopN缺失菌株在IRBB13等水稻品种中引起的病斑长度短于野生型PXO99A引起的病斑长度,差异显著,且这种差异依赖于不同的水稻品种;其侵染叶片的含菌量少于野生型PX099A侵染叶片的含菌量,差异显著;XopN回补能够恢复菌株PX099A对水稻的致病力和自身生长速度;XopN缺失菌株会延迟PXO99A在烟草上的过敏反应,微敏反应与过敏反应结果一致。核黄素结合蛋白是一种能与核黄素结合的蛋白。最近,本实验室研究发现,在拟南芥转基因植株中,异源表达核黄素结合蛋白RfBP(riboflavin-bindingprotein)会导致拟南芥叶片细胞内H202含量增高。促进FD和AP1基因的上调表达(FD是茎间开花调控基因,AP1是位于花芽顶端的花分生组织特征基因),从而诱导拟南芥提前开花。本文进一步研究发现,当沉默转RfBP拟南芥中的RfBP基因后,早花表型消失,拟南芥细胞内核黄素水平升高,FD和AP1基因的表达量降低,H202积聚量下降到转RfBP拟南芥植株的55%。外源核黄素处理转RfBP拟南芥植株叶片,也可使早花表型消失,拟南芥细胞内核黄素水平升高,H202浓度降低,FD和FD1表达量降低。用H202处理野生型拟南芥也会使拟南芥提前开花,用H202和H202清除剂同时处理拟南芥,开花表型消失。表明转RfBP植株促进细胞内H202浓度的增加导致了拟南芥早花表型。利用cat2、nfx1突变体以及RfBP+nfx1杂交植株研究发现,不同来源的H202均能造成早花表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