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律则一元论的本体蕴含和心理因果性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y906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般说来,对心灵本质的探讨始于笛卡尔的实体二元论。笛卡尔的理论面临的最大困难是心身关系问题,该问题在当代心灵哲学讨论中表现为基于属性的心理-物理关系问题,也就是心理因果性问题。在当代的讨论语境中,物理主义被认为是最有希望的解决路径,并且随附性在物理主义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物理主义可分为还原物理主义和非还原物理主义,但是不管何种物理主义,在处理心理因果性问题上都面临了很多困难。不管是基于实体还是基于属性,各个理论都是在相似的本体预设的框架下阐述其观点的。它们都是在本体层面上理解和阐释所涉及到的概念,诸如心灵、属性、因果性等。  区别于这种本体预设,戴维森提出的无律则一元论则提供了另一种本体框架。无律则一元论认为一些被预设为本体层次上的概念事实上并不具有本体的地位,如属性、随附性、律则等,这些概念只是描述层次上的概念。无律则一元论提出后,反响强烈,对它的理解和反驳主要集中于心理属性的因果效力上。反驳者普遍认为,无律则一元论说明不了心理属性的因果效力。尽管戴维森对反驳做出了回应,并再次重申了他关于涉及到的核心概念的理解,但是反驳者依然认为这种解释是有问题的。除此,还有人指出了戴维森和反驳者之间的争论其实并不是在同一个本体框架下进行的,因此这种争论实际上是无意义的。他们从无律则一元论本身的预设出发,试图说明它的预设不一致,从而指出无律则一元论面临的问题。  在此背景下,本文尝试从本体的角度出发,厘清说明无律则一元论及其在心理因果性的讨论的现状。本文认为,在无律则一元论的本体预设的框架下,其理论本身是一致的,可以得到合理的说明。以金在权为首的反驳者和戴维森并不是在同一个本体预设下分析无律则一元论及它对于心理因果性的解决。同时,基于无律则一元论本身的本体预设不一致的反驳也不成立。最后,借助自然化形而上学的观点,本文说明了无律则一元论及其反驳所涉及的两种本体预设的基础,从另一个角度为无律则一元论的本体框架的合理性给出了说明。  本文分为三章。第一章详细分析了无律则一元论,以及关于它的争论的具体内容。第二章对涉及到的核心概念进行了再分析,并在此分析的基础上指出反驳的无效性。第三章首先给出了无律则一元论的本体框架以及它如何说明心理因果性,最后一部分结合自然化形而上学说明无律则一元论蕴含的另一种本体框架。
其他文献
采用SEM、TEM和化学相分析等手段研究了一种新型Ni-Cr-Mo高强耐蚀合金中碳化物的热稳定性,结果表明:标准热处理态下的新合金由大小不均匀的等轴晶组成,其中的碳化物主要为聚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针对随机事件驱动通信的网络化控制系统,研究其中的最优估计与状态反馈控制器的设计问题.首先,根据控制器与执行器/传感器的随机通信机制将系统建模为马尔可夫线性跳变系统;
《中国疫苗和免疫》杂志编辑部为方便读者保存、查阅2012年各期《中国疫苗和免疫》杂志,特订做了2012年合订本(精装),每册80元(含邮费)。欲购者请直接与本刊编辑部联系,通过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简称SCL),与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有显著的差别,尤其对于突出动手操作的中等职业教育来说,“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法有着显著的优越性。在零件
针对传统时分调度以太网中存在的数据包排队时延问题,提出了时分任务调度算法.传统时分调度以太网仅在网络传输过程中通过对时隙的调度来避免数据碰撞,由于不能控制数据包的
目前,国内高校开设体育舞蹈课程渐渐流行起来.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结合体育舞蹈运动项目的特征和形体教学的特点,以及高校学生在学习体育舞蹈过程
一、罗斯金论版画书写中的战争[polemos]究竟源于何处?这纷争存在于“书写”[graphic]这个词本身,它指向写作的同时也指向图像。证实它们其实是同一事物的不同形式,以及是否
针对多变量离散控制系统的控制设计问题,提出了一种设计数字PID(proportional-integral-derivative)控制器的新方法.通过Kalman-Yakubovic-Popov(KYP)引理,对离散系统z域按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