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校辅导员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学生事务工作的一线工作者,承担着思想政治教育、学生管理和服务于一身的复合角色。辅导员伴随着大学生生活的整个阶段,帮助大学生解决思想上、学习上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对大学生的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但是,由于辅导员工作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在工作中会面临很多问题,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因此,如何提高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性,使其满足国家、社会和学生的需求是当下辅导员所关注的焦点。本研究从学生满意度角度出发,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以江西省本科高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并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对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现状进行实证分析,并提出改善意见。调查研究表明:大学生对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性的满意度较高,说明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基本能满足学生的需要。通过非参数检验得到的数据可以得出:不同性别、年级、学校类型、专业类型的大学生对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性的满意度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大学生是否担任学生干部、政治面貌对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性满意度无显著性差异。学生对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性满意度也会因辅导员的性别、年龄、婚姻状况、个人职位、人事编制、更换次数、工作年限、职称、所带学生数量的不同有所差异。辅导员的学历对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性并无显著性差异。从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性的影响因素调查分析可知,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性受社会与学校因素、辅导员与学生因素的影响。辅导员与学生因素的均值为4.07,高于社会与学校方面因素的均值,大学生认为辅导员的工作态度对辅导员工作有效性影响最大,辅导员的薪资待遇对工作有效性影响最小。笔者研究从国家层面、学校层面、辅导员层面总结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性的有益经验。同时,面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问题及挑战,需要高校关注辅导员与学生专业的匹配性,为辅导员提高职业发展空间,健全辅导员激励机制和培训体系,合理安排带班人数;辅导员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合理配置工作内容,利用网络创新工作方法;大学生开展自我教育,与辅导员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只有齐抓共管,才能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