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胃癌是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在中国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于前列。白桦脂酸(betulinicacid,BA)是一种来源广泛的五环三萜类化合物,已被报道具有抗炎、抗氧化以及抗肿瘤活性。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细胞中一种肌动蛋白相关分子血管扩张刺激磷蛋白(vasodilator-stimulated phosphoprotein,VASP)的表达水平增高与胃癌细胞BGC-823的迁移运动呈正相关性。本研究拟用白桦脂酸处理胃癌细胞BGC-823,观察对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过程的影响,同时分析VASP的表达变化及其上游分子的变化,为探索白桦脂酸抑制胃癌细胞增殖、转移的分子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常规培养胃癌细胞BGC-823,MTT法检测不同浓度、不同时间点白桦脂酸对细胞增殖水平的影响,平板克隆形成法检测白桦脂酸对细胞克隆形成能力的影响,分别采用细胞划痕损伤修复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白桦脂酸对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通过Western blot法和qRT-PCR法分别检测白桦脂酸对细胞VASP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应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Luciferaseassay)检测转录因子NF-κB(Nuclear Factor Kappa B)对VASP表达的转录调控;在转染pCMV-p65质粒的细胞中检测VASP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并在加入白桦脂酸的条件下检测VASP和p-p65的蛋白表达变化。结果:白桦脂酸分别在10、20、30、40、50、60μM的浓度和12、24、48h的处理时间下,呈浓度、时间依赖性抑制胃癌细胞BGC-823的增殖水平;40μM白桦脂酸可显著抑制细胞平板克隆形成能力;10、20μM白桦脂酸均可显著抑制细胞迁移运动能力;20μM白桦脂酸可显著降低胃癌细胞BGC-823中VASP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转染pCMV-p65质粒可显著增加VASP启动子区域的转录活性;转染pCMV-p65质粒可显著增加VASP蛋白的表达水平,而20μM白桦脂酸处理后可同时降低VASP和p-p65的蛋白表达水平。结论:白桦脂酸在胃癌细胞BGC-823中通过抑制NF-κB活性从而下调VASP的表达,进而抑制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