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和比较两种不同全麻方法对颌面部手术后青年患者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择期口腔颌面部手术患者60例(男23,女37),年龄18-39岁,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全凭静脉麻醉(TIVA)组(Ⅰ组)和静吸复合麻醉(ⅡCA)组(Ⅱ组)。全凭静脉麻醉(TIVA)组(Ⅰ组):丙泊酚6~8mg·kg-1·h-1,瑞芬太尼0.2~0.5μg·kg-1·min-1微量泵泵入维持麻醉;静吸复合麻醉(ⅡCA)组(Ⅱ组):瑞芬太尼0.2-0.25μg·kg-1·min-1微量泵泵入,持续吸入七氟烷1.7~2.2%维持麻醉。术中持续监测血流动力学指标,记录MAP、HR在入室后静卧5 min(To)、插管即刻(T1)、手术开始即刻(T2)、拔管即刻(T3)各时点的数值。记录两组患者记录手术时间、麻醉时间,两组术后苏醒情况(包括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听从指令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对术前,术后1、3、7天的认知功能进行测试评估。结果1、两组间MAP、HR在T0、T1、T2和T3四个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Ⅰ组听从指令时间与定向力恢复时间均早于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睁眼时间及拔管时间与Ⅱ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术后恶心、呕吐:Ⅰ组1例,Ⅱ组2例。无寒战等其他并发症。4、两组患者术前MMSE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Ⅰ组和Ⅱ组MMSE评分均较术前基础值略有降低,术后第3天恢复至术前水平,两组术后第7天MMSE评分略有升高,两组间术后各时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Ⅰ组与Ⅱ组术后第1天POCD的发生率为3.33%,6.67%,Ⅰ组相比Ⅱ组POCD的发生率略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POCD的总发生率为5%。结论1、采用MMSE量表评估,全凭静脉麻醉和静吸复合麻醉对18~39岁患者颌面部手术后早期认知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可引起一过性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2、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所引起的认知功能障碍率略低于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