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资金是企业发展的基础和动力,但是融资约束问题长期困扰着我国实体经济的良性发展,阻碍着企业财务运行效率和企业价值的提升。商业信用是企业利用日常经营活动获取短期资金以减轻融资压力的重要途径,在我国金融市场中商业信用的使用不仅具有经营性作用还具有融资性作用,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重视商业信用关系的建立,以期获取较低成本的商业信用。然而,当前企业违规事件的频频发生严重损害了企业的声誉和利益,也破坏了资本市场的信用环境。债权人等金融机构通常在综合考虑企业的盈利能力和风险水平后做出信贷决策,所以当接收到公司违规处罚的信息后债权人将通过增加债务成本即借款利息来弥补违规所带来的信息不对称风险和款项收回风险,这是资金市场化条件下自主的利益保护行为。那么作为企业另一重要融资工具的商业信用,当发生公司违规事件时,供应商如何规避风险、相关商业信用契约的达成和条款是否受到影响,购买方企业的商业信用成本是否会增加?基于此,本文试图从企业违规视角出发,采用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探究企业违规对商业信用成本的影响,并分别从内部控制有效性和法治化水平层面深入分析二者关系的表现差异,从而为企业加强公司治理,以最有利成本达成商业信用契约,进而为获取更多商业信用提供参考。本文由以下部分组成。第一章为绪论,重点阐述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综述企业违规的经济后果与商业信用成本影响因素的国内外相关文献并予以述评,在此基础上阐述本文的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与特色。第二章为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一是界定了本文企业违规与商业信用成本的概念,二是阐述了本文分析的理论依据。第三章为现状描述、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本章节首先对中国企业违规及商业信用的现状进行了量化分析,然后基于企业违规对商业信用成本作用机理的论述,提出本文的研究假设。第四章为实证检验,包括研究样本选取、模型构建、描述性统计、回归分析和稳健性检验,为本文的研究假设提供数据支持。最后第五章是本文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1)企业违规行为、违规受罚程度与商业信用成本均显著正相关。(2)内部控制有效性显著削弱企业违规与商业信用成本的正相关关系。(3)法治化水平对企业违规造成的商业信用成本上升有抑制作用。本文的主要贡献在于:(1)从企业违规角度研究商业信用成本的影响因素,丰富了企业违规经济后果与商业信用成本影响因素的研究文献。(2)以往的研究尚未综合考虑转轨时期,公司内部控制质量及法律环境区域特点的差异化经济表现,本文在研究企业违规与商业信用成本二者关系时将内部控制有效性和法治化水平差异纳入研究,研究成果可以帮助企业获取低成本商业信用,为破除融资困境提供经验证据,同时更好地推进企业价值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