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散装生鲜乳消费在我国目前的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下是一个特有的领域,但是,在欧美发达国家和其他许多国家不存在散装生鲜乳销售环节。因此,现阶段如何做好散装生鲜乳销售环节的监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作用,本文以散装生鲜乳销售环节的卫生质量安全检测为主要研究内容开展相关研究。对伊宁市8个售奶站进行调查、取样并采用感官、理化和微生物等多种检测、试验以及数据分析方法,对伊宁市生鲜乳的品质和微生物污染情况做出分析和评估。本研究生鲜乳的感官检测包括色泽、滋味、气味、口感、组织状态的常规项目检查;理化性质检测包括蛋白质和脂肪含量的测定(参照GB5009.4-2010和GB5413.3-2010方法测定)和体细胞数测定(采用牛奶体细胞自动测定仪测定);主要微生物的测定包括菌落总数、大肠菌群数、芽孢菌数和耐热芽孢菌数的含量测定(参照GB/T4789.2-2010和GB/T4789.3-2010方法测定)。实验结果显示:2014年6月到2015年5月期间伊宁市8个售奶站的生鲜乳在感官方面色泽、滋味、气味均正常,且不存在凝块、沉淀、肉眼可见异物现象;主要理化指标中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分别处于2.98g/100 g~3.8 g/100 g之间和3.12 g/100 g~4.1 g/100 g之间,体细胞数处于40万/ml~92万/ml之间,且在不同季节随着气温的升高售奶站奶样中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均有所减少,而体细胞数明显增加,甚至有50%的奶站奶样中体细胞含量数超过国家规定限量标准50万个/ml;主要微生物含量指标菌落总数、大肠菌群数、芽孢菌数和耐热芽孢菌数的含量分别为:3.08×105~8.48×105 cfu/ml、1.5×104~8.1×104 mpn/100 ml、21~75 cfu/ml和3~8 cfu/ml,均符合国家标准。但散奶户所销售的生鲜乳中检查出微生物的含量要明显高于售奶站的鲜乳。研究结果表明,伊宁市8个奶站出售的生鲜乳从感官上均不存在异常;在不同季节随着气温的升高售奶站奶样中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均有所减少,蛋白质减少最多达0.82 g/100 g、脂肪减少最多达0.98 g/100 g,而体细胞数明显增加,甚至超标达到92万/ml,提示奶农应注意加强环境温度的控制,从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伊宁市奶牛乳房疾病(以隐性乳房炎为主)发病情况较严重,应加以重视。主要微生物含量各项指标整体均符合国家标准,反映出伊宁市生鲜乳卫生管控整体水平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