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巴塘地区断裂构造变形研究

来源 :成都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yinzhg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川西巴塘地区位于金沙江断裂带的中部,三江造山带以东、扬子板块以西、松潘-甘孜造山带西南部边缘金沙江缝合带的主体位置,是东特提斯构造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者对巴塘地区断裂构造变形研究包括几何学、运动学和动力学,并且对于本地区的地质演化进行了系统分析。对于三江造山带,松潘-甘孜造山带及扬子板块的形成与演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涉及的巴塘地区断裂构造包括莫西-巴塘断裂,沙马-桑曲断裂,昌盖-那玛阔断裂,和查龙-然布断裂。其中巴塘断裂斜切金沙江断裂带主体,其形成时间应稍晚于金沙江构造带,是一右旋走滑运动的活动断裂。作者应用构造解析法对巴塘地区断裂构造的几何形态进行系统描述,对本地区断裂构造的运动学及动力学方面进行构造解析研究,并对本区内断裂构造变形期次和区域构造演化进行深入探讨。本文认为自印支期末期至今,巴塘地区断裂构造的变形期次至少可达5期。早期约发生在印支末期,发生了NEE-SWW向的碰撞挤压,在此期应力下,形成了莫西-巴塘断裂断带内巨大的透镜化角砾岩、沙马-桑曲断裂的构造透镜体和查龙-然布断裂的构造角砾岩。第二期变形大致发生在印支末期,其主应力方向为NNW-SSE,在此应力作用下,形成了莫西-巴塘断裂的早期左旋运动。第三期发生在燕山期,最大主应力方向为NEE-SWW,在此应力挤压作用下,形成了沙马-桑曲断裂断带内的直立擦痕。第四期发生在喜马拉雅期,主应力方向为近E-W,在此应力下形成了莫西-巴塘断裂的整体右旋运动。第五期运动发生在喜马拉雅期,近S-N向挤压,σ1较陡,形成了莫西-巴塘断裂周边断裂的碎粉带和局部地区因拉张应力形成的正断层。正是因为多期次多方向的区域应力造就了如今复杂的巴塘地区断裂构造形迹。
其他文献
《英语学习》线上沙龙第54期的主题是“基于主题意义进行单元整体教学的实践思路和策略”。在本期线上沙龙中,李宝荣老师带领嘉宾们一起讨论了进行基于主题意义的单元整体教学的原因、思路和策略以及挑战和建议。此外,老师们还根据日常教学的经验,通过案例的形式生动形象地对思路和策略进行了具体阐释。我们将此次讨论整理成文,以飨读者。  李宝荣:本次微信谈会围绕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交流。第一,为什么进行基于主题意义的单
期刊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研究区位于云南省西北边陲德钦县,地处冈瓦纳大陆与扬子板块的拼接带部位,区内三叠纪火山岩广泛发育,本文通过研究区内三叠系火山岩的地质特征、岩石学、年代学及地球化学特
青藏高原周缘山脉的隆升是新生代晚期显著的地质事件,对这些山脉构造变形的研究可以有助于理解青藏高原隆升和扩展的动力学机制。东昆仑山脉位于青藏高原北缘,构成以北的柴达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