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臂康复机器人系统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oduo521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康复机器人是近年出现的一种新型机器人,康复训练机器人的主要功能是帮助患者完成各种运动功能恢复训练。从工作原理上看,康复机器人是一种人机合作机器人,它必须适合人的运动特点,满足人的运动要求。为此本文设计了一种通过机械手带动患者的患肢运动,模拟日常生活中的手臂运动规律,通过计算机控制实现手臂各个关节的运动训练、肌肉锻炼以及神经功能恢复训练的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本文深入分析了手臂康复机器人国内外的发展现状,讨论了康复医学理论中关于康复训练的方法、过程,总结出对康复机器人设计的要求。按照此要求,并根据作业空间分析结果,设计了一种新型的手臂康复机器人。该机器人具有五个自由度,与人手臂的运动相适应。根据中国成年人手臂的运动范围确定了康复机器人的结构尺寸,并留有一定余量,以适应不同身高的患者。根据康复机器人与人合作的特点,采用轨迹控制及阻抗控制两种控制方式。利用D-H法分别对手臂及康复机器人进行了运动学分析,得到了手臂及康复机器人的正逆运动学方程。利用Matlab/SimMechanics对所推导的机器人运动学正、逆分析的结果进行检验,仿真结果表明了运动学分析结果正确性,同时也验证了本文所设计的康复机器人满足手臂康复对工作空间的要求。对手臂康复人机系统进行了运动规划和仿真分析。研究手臂和机器人的动力学特性。建立了手臂和机器人力学模型,利用虚功原理求解了广义力。应用拉格朗日方法建立了手臂和机器人的动力学方程。通过机构建模方法对手臂和机器人进行了动力学建模。针对复合康复训练的平面“8字形”和圆期望运动轨迹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手臂惯性并没有引起机器人驱动力的突变和大幅度增加。研究了机器人柔顺控制策略。对手臂康复训练机器人的运动训练模式和手臂肌力训练模式进行了研究。运动训练模式采用基于位置外环的阻抗控制方式,手臂肌力训练模式采用基于力外环的阻抗控制方式。建立了基于MATLAB/Simulink的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控制器能够分别实现机器人末端运动轨迹控制和力控制,并且具有一定的柔顺性。通过调整阻抗控制器参数,可以得到不同的柔顺特性。研制了两自由度康复机器人样机,基于dSPACE平台建立了康复机器人实验系统。进行了轨迹控制实验、刚度控制实验、阻抗控制等实验。研究了阻抗控制器参数对控制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证明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及本文设计的康复机器人的可行性。
其他文献
目的讨论专科护理质控小组的管理模式在心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并进行探讨。方法以100位心内科患者为例,依照住院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选用普通护理
长期以来,由于高考的引导作用,传统物理教学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忽视促进学生物理学习的发展,高三物理复习重视短期效应、题海战术的同时,淡化了学生主动性和学习思
本文论述了我国古代医疗卫生机构的沿革,阐明了它们虽名目有变化但其医疗卫生的性质始终是一脉相承的,充分肯定了它们防治包括传染病在内的疾病、维护民众健康的积极作用,由此表
<正> 我前曾就影印的容与堂刊本李卓吾评《水浒传》,论证其评不是出自李卓吾,而为叶昼假李卓吾之名以行者。今复就当时影印之李卓吾《史纲评要》一书,论证其为吴从先所撰,而
<正> 长期以来,在心理学界有一种偏见,似乎冯特是近百年来心理学两条路线斗争中“黑线”的代表,矛盾很多,贡献寥寥,甚至成为默默无闻、不敢问津的人物。诚然,冯特是一个混乱
随着文化经济时代的到来,选择培育并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已成为一种符合产业发展规律科学的正确抉择。我国西部地区蕴藏丰富文化资源,但目前这些资源的产品化开发和资本运营在
在职业倦怠的心理学研究中,对职业倦怠理论的探讨仍是研究的主题。虽然有关职业倦怠的理论及模式研究能够帮助我们更全面、更准确地了解倦怠和预防倦怠。但已有的理论模型仍
核方法是解决非线性模式分析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是当前机器学习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核函数是影响核方法性能的关键因素,以支持向量机作为核函数的载体,从核函数的构造、核
不可否认,在经济欠发达的贫困县域,人民和政府都需要通过经济的强劲增长最终达到生活水平提高的目的,但经济社会发展并不总是促进人文社会的发展,当我们比较各国和地区发展时
乡村旅游主要指那些以乡村社区为活动场所,以乡村独特的人居环境、生产形态、生活风情和田园风光为旅游对象,以满足旅游者休闲、度假、求知、健身、娱乐和回归自然等需求为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