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状记忆合金-摩擦隔震多跨桥梁的行波效应研究

来源 :河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HLEY9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应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在建和待建大跨度桥梁的数量逐渐增多,随着结构长度和跨度的增加,其地震响应的行波效应也越来越显著,因此在长跨结构防震设计中有必要考虑地震行波效应的影响。该研究利用形状记忆合金(SMA)-摩擦隔震支座对长跨桥梁进行隔震设计,并研究了行波效应对隔震桥梁结构地震效应的影响。(1)试验验证了SMA多段线性本构模型,利用FORTRAN和UMAT子程序将该本构模型嵌入ABAQUS软件,并用有限元法研究了摩擦系数、屈服位移以及SMA刚度对支座阻尼和自回复能力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随摩擦系数的增加,支座阻尼性能增强,自回复性能减弱;随SMA刚度的增加,支座的阻尼性能减弱而自回复性能增强;随SMA屈服位移的增加,支座的阻尼性能无显著变化,而自恢复性能却有所降低。该结果可为SMA-摩擦隔震支座参数的优化选取提供指导。(2)针对六跨SMA-摩擦隔震桥梁,建立有限元动力学模型并对其做模态和地震响应分析。模态分析结果表明:隔震后桥梁的前2阶模态主要表现为桥面横向漂移和纵向漂移,而未隔震时桥梁前2阶模态主要表现为桥面的横向弯曲和纵向弯曲。地震响应分析结果表明:隔震后地震对桥梁上部结构的作用明显减小;与一致激励下桥梁的响应相比,考虑行波效应时隔震桥梁的桥面加速度、墩底剪力和相对位移响应峰值均有较明显增加;当场地类型从Ⅰ类场地到Ⅳ类场地变化时,考虑行波效应时隔震桥梁的墩底剪力响应峰值和相对位移响应峰值增大,桥面加速度响应峰值减小。(3)研究了桥墩墩高、桥梁的跨度和地震波的输入方向等参数的变化对考虑行波效应SMA-摩擦隔震桥梁地震响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墩高的增加使墩底剪力响应峰值和墩顶加速度响应峰值增大,桥面加速度响应峰值减小;桥梁跨度的增加使墩底剪力峰值和相对位移响应峰值均增大,桥面加速度峰值减小;改变地震波输入方向会影响地震响应,横桥向的地震响应比纵桥向的地震响应明显。
其他文献
21世纪是生物世纪 ,近年来 ,生命科学的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对 1999~ 2 0 0 2年 4年间上海地区 3所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进行了分析 ,论述了我国高校生物专业毕业
经颈腔镜下甲状腺手术,创口小、恢复快、无碍美观,受到了外科医师和病人的欢迎,但由于手术部位及手术方式的特殊性,对麻醉有一定的要求。现对该类手术麻醉中CO2充气对呼吸及血气
通过室内坡面模拟降雨试验,在长200cm、宽30cm、坡度15°的径流小区上,雨强控制在80~85mm/h范围内,研究亚热带红壤土坡面5种不同容重(1.05、1.1、1.15、1.2、1.25g/cm3)产流形
利用陕西陕北、关中地区1970~2010年66个县/区设施蔬菜越冬期资料建立了各站逐年极端最低气温、低于逐日最低气温5%阈值的气温和逐年出现严重冻害次数等3组资料的时间序列,分
介绍了无线网络的概念、分类。对农村现发展状况的分析及农村农业应用无线网络的探讨。将无线网络与有线网络结合比较,弥补有线网络的许多问题。
相对于高等级公路,在农村公路上交通组成复杂,车辆技术性能相对较差,广大农民群众的交通安全意识淡薄,特别在路面硬化后,驾驶员提高了行车速度,而应配套建设的交通安全设施没
本文归纳总结了车站能力查定计算过程中存在的多种影响因素,深入分析了其产生原因和不可避免性。然后利用层次分析法的区间估计方法计算得出各种误差因子对计算结果的影响权重
学习理论的发展从行为主义 ,认知主义 ,再到如今炙手可热的建构主义 ;相应的教学理论也从“教”为中心 ,演进为建构主义指导下的“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然而 ,在具体的教学
<正>当前,我国外贸步人中低速增长的新常态。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强调,要加快对外贸易优化升级,从外贸大国迈向贸易强国。《经济生活》角度:要重点注意建
在遵循网络整合营销传播4I原则的基础上,结合成功案例,提出了短视频营销的4个主要策略:与品牌相关的短视频创意众筹、品牌推送趣味和实用内容、短视频达人个性与品牌精神的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