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酚类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工业大宗商品,常用于合成或制备聚碳酸酯、环氧树脂、酚醛树脂、染料、农药和热敏纸等,在其生产和使用过程中,越来越多的酚类化合物会被释放到环境中,进而对人体产生毒性和副作用,尤其是对生殖系统的扰乱。因此开发准确、灵敏、快速、线性范围宽、选择性好的化学传感器对目标酚类化合物的实时检测有着重要的意义。碳纳米复合材料在用于电化学传感器的修饰方面表现出了潜在的应用前景。本文主要以聚丙烯酰胺-碳纳米管(PAM-MWCNTs)和负载金纳米粒子的磁性碳微球(Au-Fe3O4-CM)的制备为基础,采用SEM、BET和FTIR等表征手段对制备的材料进行形貌特征和化学结构分析验证,然后利用滴涂法将聚丙烯酰胺-碳纳米管和Au-Fe3O4-CM复合纳米材料分别修饰在玻碳电极上,用于定量检测双酚A(BPA)、邻苯二酚(CC)和对苯二酚(HQ),并对其在电极表面的电化学行为进行探究,并以此建立了可靠的电化学检测方法,能用于实际样品的测试。选择PAM和MWCNTs作为电极的修饰材料用于检测BPA,是利用MWCNTs高比面积和良好导电性的优点,结合PAM解决MWCNTs的分散性的问题,利用PAM的絮凝、桥接、表面吸附和增强作用,同时还能增加氨基官能团的数量增强材料固定在电极表面的能力,从而令传感器充分利用MWCNTs的良好导电性和催化性能,因此在最优的实验条件下,构建的电化学传感器显示了宽的线性范围(0.005–20μmol L-1)、低的检测限(1.7 nmol L-1)和高的灵敏度(3.830μA(μmol L-1)-1),以及高选择性、良好的重复性和优异的准确性,并成功地对牛奶样品进行实际测试。选择Au NPs、Fe3O4和CM作为电极的修饰材料用于检测BPA和同时检测HQ及CC。CM作为一种尺寸均一的多孔碳材料,有着优秀的导电性的同时还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能吸附更多的酚类化合物,从而提高电化学信号响应,而Au NPs与Fe3O4都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催化性,同时由于他们的协同放大作用,所制备的传感器表现出了优异的灵敏度、高选择性、可重复性好、优异的准确性、较宽的线性范围和低检测限。对于BPA的测试其线性范围是0.02-10μmol L-1,检测限是0.007μmol L-1,灵敏度是7.509μA(μmol L-1)-1;对于HQ和CC的同时检测其线性范围分别是5.0-1500μmol L-1和20-1200μmol L-,检测限是1.7μmol L-1和6.7μmol L-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