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ACI)患者发病早期血清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 MCP-1)水平;比较MCP-1水平与梗死灶大小的关系;比较MCP-1在急性脑梗塞治疗前后MCP-1水平是否有差异。
方法:
按照TOAST分型标准将病例组分为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卒中(Large artery atherosclerosis LAA)组和小动脉闭塞性脑卒中或腔隙性脑卒中(Small artery occlusion lacunay SAA)组(其他亚型病例数较少,本实验仅研究以上两种类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LAA组(n=55)、SAAN(n=35)、动脉硬化对照组(n=29)、健康对照组(n=35)及病例组治疗后的血清MCP-1水平,并进行比较;比较MCP-1水平与病例组脑梗塞面积大小的相关性。
结果:
LAA组的MCP-1水平高于SAA组、动脉硬化对照组,健康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AA组、动脉硬化对照组的MCP-1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SAA组与动脉硬化对照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CP-1水平与梗死灶大小呈明显正相关。病例组治疗后的血清MCP-1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
结论:
1、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清MCP-1水平明显升高,且治疗后MCP-1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水平,由此得出MCP-1参与了急性脑梗塞的急性应激及炎症反应。
2、MCP-1的水平高低与急性脑梗塞的梗死灶大小明显呈正相关,MCP-1提示急性脑梗塞严重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