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来源 :河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ehan32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引起人类肝脏疾病的主要原因。在中国,慢性乙型肝炎居感染性疾病首位,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HBV感染后临床预后不同,主要取决于个体免疫能力,而决定宿主不同免疫能力的遗传因素是个体基因的多态性。近年来研究显示,ApoE基因多态性与多种感染性疾病如疟疾、单纯疱疹病毒、丙型肝炎病毒(HCV)、人类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的临床后果密切相关,而其与HBV感染的关系却少有报道。因此,有必要系统地研究ApoE基因多态性与HBV感染的关系,分析乙型肝炎发生的遗传风险因素,阐明ApoE基因多态性在HBV感染中的作用,为HBV感染的预防、治疗和预后提供临床参考。   目的:比较不同血清学标志物的HBV感染者与健康体检者ApoE的基因多态性,分析ApoE基因多态性与HBV感染的关系。   方法:   1、研究组为194例慢性HBV感染者,根据感染情况分为A组(俗称“小三阳”组)、B组(俗称“大三阳”组),对照组为107例健康体检者。采集其空腹静脉血,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检测法检测HBV血清学标志物,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肝功能和血脂水平。肝功能指标包括ALT、AST、r-GT、TBIL、DBIL、TP、ALB和TBA,血脂指标包括TCH和TG。   2、采集空腹静脉血,EDTA-K2抗凝处理,提取其基因组DNA,采用多重特异性扩增突变系统(theMultiplexAmplificationRefractoryMutationSystem,multi-ARMS)扩增ApoE基因片段,用DNA测序仪进行毛细管电泳后判定ApoE等位基因和基因型,用基因测序来验证其正确性。   3、应用SPSS15.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ApoE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分布采用直接计数法,生化指标值组间差异采用方差分析;分类变量资料比较用x2检验。Hardy-Weinberg平衡采用Pearson卡方检验;二分类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校正混杂因素的影响,计算校正OR值及95%CI。所有检验方法均采用双侧检验,p≤0.05时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研究组(A组、B组)生化指标ALT、AST、r-GT、TBIL、DBIL、TP、TBA的均值高于对照组,ALB均值低于对照组,且研究组部分病例的ALT、AST、r-GT、TBIL、DBIL、TBA值超过本实验室的生物参考区间上限,B组中极少部分被试(8例)ALB略低于本实验室的生物参考区间下限。将其中呈偏态分布的数据经对数转换成正态分布后发现,与对照组相比,A组和B组的ALT、AST、DBIL,B组的TBA值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各组生化指标值在本实验室的生物参考区间内,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不同HBV感染模式组与对照组ApoE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经x2检验,ApoE基因型频率实测值与理论值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基因型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具有群体代表性。   3、研究组(A组、B组)和对照组的ApoE3个等位基因(ε2、ε3、ε4)和6种基因型(ε2/2、ε3/3、ε4/4、ε2/3、ε2/4、ε3/4)频率分布中,ε3和ε3/3频率最高,分别为87.3%-91.6%和74.5%-84.1%,未检出ε2/2、ε4/4基因型。对照组、A组、B组间ApoE基因型和等位基因总体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和p=0.005)。研究组ε2/3基因型频率高于对照组(9.3%vs.1.9%,p=0.014),研究组ε2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对照组(4.9%vs.1.4%,p=0.039)。   4、分别将各组单一ApoE基因型频率与余基因型之和频率相比,A组ε2/3基因型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B组(14.6%vs.1.9%,OR=8.936,95%CI:2.002-39.893,x2=11.458,p<0.0125;14.6%vs.2.4%,OR=6.979,95%CI:1.558-31.261,x2=8.373,p<0.0125),A组ε2等位基因频率亦明显高于对照组和B组(7.3%vs.1.4%,OR=5.516,95%CI:1.584-19.216,x2=8.93,p<0.0125;7.3%vs.1.8%,OR=4.314,95%CI:1.236-15.058,x2=6.158,p>0.0125)。其余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为剔除性别、年龄、饮酒、BMI等混杂因素的影响,引入了二分类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ε2等位基因的校正OR值为5.648(OR=5.648,95%CI:1.267-25.171,p=0.023);ε2/3基因型(A组vs.对照组)的校正OR值为8.641(OR=8.641,95%CI:1.925-38.797,p=0.005)。   结论:   1、在中国北方汉族人口中,HBV感染者ApoE等位基因及基因型频率分布中,ε2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正常健康人群,ApoEε2等位基因为HBV感染的遗传风险因素。   2、HBeAg阴性HBV感染人群的ApoEε2/3基因型频率高于HBeAg阳性人群,ApoEε2/3基因型可能是HBV感染后HBeAg发生血清学转换的遗传因素,此结论对HBV感染者的治疗和预后有重要临床意义。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