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聚焦理论下《汤姆叔叔的小屋》的叙事分析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bo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哈利斯特·伊丽莎白·比彻·斯托是19世纪中期美国杰出的女作家,一生创作了很多作品,其中《汤姆叔叔的小屋》是她的代表作。小说自1851年问世以来,便受到文学界的广泛关注。它描写了美国奴隶制下黑奴的悲惨遭遇并阐述了斯托废除奴隶制的思想,对美国社会影响巨大,也对南北战争的爆发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汤姆叔叔的小屋》被称为“废奴文学”的经典之作,它的历史价值毋庸置疑,其艺术价值也成为评论界争论的焦点之一。历经一个多世纪,尽管有很多中外学者从历史、宗教、民族、女性、人物、主题等方面对《汤姆叔叔的小屋》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但用热奈特的叙事聚焦理论来分析其文本的艺术特点的研究较少。本篇论文以《汤姆叔叔的小屋》为文本,运用法国叙事理论家杰拉尔·热奈特的叙事聚焦理论,以小说叙事视角为切入点,来分析小说的叙事特点及叙事效果。首先,本文通过热奈特的三大聚焦理论来分析小说的叙事特点,展现斯托丰富多变的叙事技巧。其次,笔者从零聚焦、外聚焦和内聚焦三个方面分别分析小说的叙事效果。第一,小说采用零聚焦模式,塑造丰富的人物形象,突出小说的主题思想;第二,通过内聚焦的叙事模式,让叙述者在多个叙事视角下灵活切换,达到突出叙事的主体性、戏剧性、真实性和灵活性等效果:第三,利用外聚焦模式的侧重选用,展现故事情节的跌宕起伏。最后,通过系统的分析,肯定了《汤姆叔叔的小屋》的艺术价值,让读者认识到《汤姆叔叔的小屋》是一部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完美结合的文学佳作,它的艺术魅力是该作品得以流传至今的强大生命力之一。
其他文献
《红楼梦》自问世两个多世纪以来,对它的研究涉及到方方面面,其中自然包括对小说第五回出现的判词的研究。目前具有权威性的有两个完整的英译本,一是杨宪益夫妇的A Dream of Red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日本新感觉派文学经以中国“新感觉派”同人为代表的译者的热情译介而越界中国,并对中国现代文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文主要采用比较文学传播研究的方法,从译
人们认为主位模式有助于提高篇章连贯进而提高写作质量,但对此的研究多为启发式的和探索分析性的,极少统计数据可作依据。本研究力图通过定量研究考察中国不同英语水平学生英语
本文主要探讨崇生主义在戴维·洛奇小说《小世界》中的体现。所谓崇生主义是指对人类生存的肯定,对人类生命的维护和对生存和生命的景仰。源于原始巫文化的崇生主义精神是人类
近几年,武汉市坚持“企业优先、效益优先、市场优先、基层优先”的方针,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积极探索创新年轻干部培养锻炼机制,不断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