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旅游系统开发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旅游目的地的开发,因此将目的地系统从区域系统中单列出来,建立旅游的目的地系统具有更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并对其基本概念、组成要素、结构模型、演变机制和模式进行总结。旅游目的地空间结构在不同尺度会表现出不同的结构特征,在对旅游目的地空间结构进行分析前,一定要明确旅游目的地的尺度和类型,才能正确的选择相应的模型。 选择平遥作为实证研究的对象,对其旅游目的地系统空间结构现状、潜力进行分析,并提出优化措施。首先,判定平遥旅游目的地属于小尺度的旅游目的地,适用模型为单节点旅游目的地空间结构模型。其次,分析平遥旅游目的地系统空间结构现状及其重要景区平遥古城的空间结构存在的问题。指出平遥旅游目的地系统空间结构呈现出以平遥古城一直独秀的局面,这种单一旅游吸引物组团的发展模式曾在平遥旅游业初期发挥重要作用。但是,随着旅游者需求的转变和旅游业发展规模的增大,不利于平遥旅游可持续发展。在对平遥旅游目的地系统潜在发展能力和客源市场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借助核心——边缘理论提出平遥旅游目的地空间结构优化的措施。一是调整平遥内部空间结构、调整平遥古城旅游产品类型。即将平遥县城作为重要的旅游城镇,发挥其旅游服务社区的功能,加大古城、两寺、一山、一水的旅游吸引物结点建设,配套相应交通等基础设施。二是加快晋中地区的区域旅游合作,联手周边景区打造晋中文化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