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试验是以中药促孕散、理囊散以及外源激素等药物对奶牛产后子宫机能恢复治疗效果的研究,通过直肠检查卵巢变化、子宫形态的恢复情况、恶露排放情况、统计发情率和受胎率,再结合检测激素水平的变化来进一步验证其治疗效果,以达到加快产后子宫机能的复旧,提高受胎率,缩短产犊间隔为目的。方法:试验一:以促孕散处理产后奶牛,通过直肠跟踪检查产后子宫形态的恢复过程,观察产后子宫恶露排放情况,统计发情率和受胎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中药处理组奶牛血清中的FSH、LH、E2、和P4激素水平的动态变化。试验二:以理囊散处理产后奶牛,通过直肠跟踪检查产后子宫形态的恢复过程,观察产后子宫恶露排放情况,统计发情率和受胎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中药处理组奶牛血清中的FSH、LH、E2、和P4激素水平的动态变化。试验三:以缩宫素、氯前列烯醇、苯甲酸雌二醇、、促黄体释放激素A3等药物相结合在特定时间内处理产后奶牛,通过直肠跟踪检查产后子宫形态的恢复过程,观察产后子宫恶露排放情况,统计发情率和受胎率。结果:试验一结果显示:①处理组30d、45d发情率分别是75%、90%,60d内的受胎率为65%。②恶露排尽平均时间为12.4d,比对照组提前6.6d;子宫颈、子宫孕角及卵巢活的时间均极显著提前于对照组(P<0.01)。③处理组血清中:FSH含量在5d开始有上升趋势,30d达到峰值,相比对照组试验中同一时期FSH含量差异极显著(P<0.01);LH含量在15d有上升趋势,20d达到峰值,相比对照组试验中同一时期LH含量差异极显著(P<0.01),30d与对照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P4含量在20d后开始上升,20d的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25d达到最大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E2含量在20d和30d出现两个波峰,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二结果显示:①处理组30d、45d发情率分别是80%、85%,60d内的受胎率为55%。②恶露排尽平均时间为13.8d,比对照组提前5.2d;子宫颈、子宫孕角及卵巢活的时间均极显著提前于对照组(P<0.01)。③处理组血清中:FSH含量在5d开始有上升趋势,25d达到峰值,相比对照组试验中同一时期FSH含量差异极显著(P<0.01)35d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整个检测过程中波动趋势与对照组相似;LH含量在10d有上升趋势,25d达到峰值,相比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25d、30d含量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P4含量在15d后开始上升,20d、25d的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25dP4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30d后P4含量逐步增加;E2含量在产后0-15d内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15d开始有上升趋势,20d和30d出现两个波峰,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三结果显示:①处理组30d、45d发情率分别是75%、90%,60d内的受胎率为55%。②恶露排尽平均时间为10d,比对照组提前6d;子宫颈、子宫孕角及卵巢活的时间均极显著提前于对照组(P<0.01)。结论:促孕散和理囊散两种中药复方对奶牛产后子宫复旧期间血清中生殖激素的含量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和促进早期发情的作用,同时促孕散、理囊散及外源激素结合药物对产后奶牛子宫机能的恢复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可以提高早期受胎率,缩短产犊间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