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复合菌肥生产工艺的优化与应用

来源 :天津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risf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微生物复合菌肥是指一类含营养补充剂的有活性的特定制品,能够产生多种生理活性物质促进植物生长,提高植物抗逆能力,改善农产品的品质,减少化学肥料的使用,应用前景十分广泛。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利用紫外线(UV)对一株具有解磷促生机制的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z)进行诱变,选育出一株解磷能力明显提高的菌株,标记为11433-4,且该菌株培养过程中发酵液pH不断降低,进一步利用气相质谱联用仪(GC-MS)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对发酵液代谢产物进行检测,以期探明微生物的解磷机理。测定结果显示,培养72h的突变株解无机磷含量最大达到46.79μg/mL,较出发菌株提高了 115.62%,发酵液pH从7.0降到了 4.03。将突变株在平板上连续传5代,解磷量稳定在44.29-46.71μg/mL之间,表明突变株11433-4具有良好的遗传稳定性,这对其在土壤中长期稳定发挥作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GC-MS和HPLC分析,发现巨大芽孢杆菌主要产生葡萄糖酸、乙酸和丙酸。(2)通过单因素以及响应面实验得知最佳培养基及培养条件,培养基为(g/L):蔗糖17.72,大豆蛋白胨7.57,磷酸氢二钾5.99,尿素3,氯化钠0.5,硫酸镁0.3;5L发酵罐最佳发酵条件为:37℃、300r/min,接种量7%,通风比为1:1(v/v),罐压为0.03 MPa,pH为7.2,在此条件下菌体生长量达到最大,OD600为0.482。然后对胶质芽孢杆菌培养条件优化,最佳摇床发酵条件为:接种量28℃、170r/min,接种量5%,此条件下解钾菌的钾浓度达到3.69mg/L。(3)参照目标产品中营养补充剂的氮、磷、钾及微量元素含量,额外添加螯合离子化合物、甜菊叶渣、海藻粉、复合氨基酸等生长因子;且将所筛菌株按最佳发酵条件发酵,与营养补充剂按照特定比例复配最终确定适用于蔬菜瓜果类生物菌肥的配方,各项指标均复合NY/T 798-2004要求,活菌数达到9.13× 109cfu/ml。(4)利用PCR-DGGE方法研究种植后土壤中微生物群落演替规律,施入生物菌肥初期11433在起主导作用,微生物多样性增加;15d后11433减少,MC3和MY2在起主导作用;30d后仅存在少量菌。筛选的巨大芽孢杆菌可在短时间内占据主导优势,实现高效解磷。(5)通过盆栽实验发现,经过13d生长,施浇微生物菌肥组比空白组株高高出1.9-2.7cm,增加幅度为20%-25.71%。经田间试验验证发现,微生物肥料可以提高作物的产量。此外,微生物菌肥可使施浇45d后的盐碱土 pH降低1.0左右,可使土壤孔隙度增加8.62%左右。本研究结果表明,制出的微生物复合菌肥具有较强的解磷、解钾活性,能够有效的改善土壤微环境,促进植物生长,并有望应用到农业生产中。
其他文献
近红外(Near Infrared, NIR)光谱监测样本方便快捷、成本低、不破坏样品,在食品工业、农业生产、药物制造等领域应用广泛。基于NIR光谱的在线测量应用中,光谱数据的理化指标
随机微分方程的研究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了,且通常是指对随机常微分方程的研究。在最近三十年,随着微分方程和测度论等交叉学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倾向于随机偏微分方程
深入探究和解析公共危机中动员体系的建构与运行过程,是优化我国危机动员模式和提高我国应急能力的重要前提。在系统收集2015年以来38个公共危机案例相关资料的基础上,采用扎
本文讨论一维随机Burgers方程的参数估计,方程形式如下:du(t,x)=(Au+θu-uux)dt+dW(t,x)u(0)=u0 u(t,0)=u(t,π)其中A=-(?)xx是在[0,π]上具有周期边界条件的算子,W是Q-Wiener
社团结构分析对于复杂网络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涉及到生物学、计算机科学和社会学等多个领域。本文首先从复杂网络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出发,介绍了复杂网络的研究现状,然后
本文利用极大似然估计研究定义在(0,π)上具有如下形式的随机偏微分方程中的未知参数θ。这里W是L2(0,π)空间上的Q-Wiener过程。随机偏微分方程的参数估计目前还没有系统的
传统驱动蛋白的颈链与马达结构域的对接是这个分子装置力产生过程的重要一步。颈链对接过程的启动步骤是颈链的前三个氨基酸(2KIN中的LYS325,THR326和ILE327)一定要形成半螺
在具有多个传播源点的复杂网络中,有效的定位信息传播源点对于预测传播范围、控制传播过程等具有重要的作用。一般来说,社会网络上的信息传播是由多个信息源点发起的,比如谣
本文在upscaling技术的基础上,研究间断Galerkin方法求解各向异性的多尺度对流扩散问题。各向异性多尺度问题研究的是流体在各向异性多孔介质中的运动规律。传统的有限元方法
目的:观察清肠合剂灌肠对粘连性肠梗阻患者治疗前后血浆胃动素及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将纳入研究的60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组,在西医常规支持治疗的基础上,配合灌肠治疗(治疗组+清肠合剂,对照组+肥皂水)。观察两组患者肠道功能恢复情况(肠鸣音恢复正常的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胃动素和IL-6水平,中转手术例数,以及中医临床症状和体征评分的比较。并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