苄嘧磺隆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来源 :南京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ssdd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苄嘧磺隆是20世纪80年代杜邦公司开发的一种新型磺酰脲类除草剂,具有高效、广谱、低毒及低用量等优点,是目前广泛用于稻田杂草防治的主要除草剂之一。苄嘧磺隆在使用的同时,其降解物是否对环境有不良影响已成为科学工作者日益关注的问题。   本研究以苄嘧磺隆为反应原料水解制得苄嘧磺隆酸。产物经熔点、元素分析、薄层色谱、红外光谱(IR)和核磁共振1HNMR鉴定。苄嘧磺隆酸通过活性酯化法分别和牛血清蛋白(BSA)和卵清蛋白(OVA)偶联,制得免疫原及包被原。对合成的抗原进行紫外可见扫描,确证偶联成功。   以自制的苄嘧磺隆-BSA连接物为免疫原免疫新西兰大耳白兔,从抗体的产生过程来看,兔二在第一次免疫后27天开始有明显的抗体产生,经三次加强免疫后达到高峰,开始有所下降,间接非竞争ELISA测得其效价约为1:256000。本研究制得的苄嘧磺隆抗血清效价高,为建立酶联免疫法测定环境中的苄嘧磺隆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本研究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苄嘧磺隆及其水解产物苄嘧磺隆酸,考察了波长、色谱柱、流动相组成和流速对分离的影响,得到了最优色谱条件:色谱柱:Kromasil-100-5 C18(4.6×250mm,5μm),流动相:甲醇:水(含2‰醋酸,调节pH至3.0)=70:30,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40nm,室温条件下检测。苄嘧磺隆和苄嘧磺隆酸的线性范围为1.25~20.0mg·L-1,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979和0.9980,检测限分别为1.0×10-6和1.0×10-6 mg·L-1。该法简便,在国内尚未见过报道。   培养出了苄嘧磺隆的单晶并用X射线衍射测定了该化合物的晶体结构。该晶体属于单斜晶系,C2/C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33.831(7)A,b=6.9020(14)A,c=16.021(3)A,α=90.00(3)°,β=104.48(3)°,γ=90.00(3)°,V=3622.1(13)A3,Z=2,F(000)=1712,最终偏差因子R1=0.0559,wR1=0.1418。
其他文献
侧根作为拟南芥胚后发育的重要器官,在拟南芥根构型建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尽管植物自身营养水平及外界生物、非生物环境条件对侧根的发生都有影响,但是目前对这些因素特别是AB
研究背景及意义成熟脂肪细胞、肌细胞及成骨细胞可以由共同的间充质干细胞分化而来。这三个方向的分化进程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在体内呈现出动态的平衡关系。研究发现有些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