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仙花和万寿菊对铅胁迫的生理响应及其对铅污染土壤的修复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zxc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选择和筛选富集重金属Pb或对重金属Pb具有耐性的植物,以达到利用植物修复Pb污染土壤的目的,本研究通过室内种子萌发、温室砂培盆栽以及室外土培盆栽模拟试验,研究了常见的2种花卉植物—凤仙花和万寿菊,其种子、幼苗和植株在Pb胁迫下的萌发生长情况及土壤重金属Pb污染对凤仙花和万寿菊生长、生理生化指标和重金属Pb积累特性的影响,并初步拟定了Pb对2种花卉植物生态毒性效应临界值,同时研究了施用N和K改良剂对生长在Pb污染土壤中的2种花卉植物生长及重金属Pb积累特性的影响。最后结合以上研究,通过综合分析,探讨了凤仙花和万寿菊对重金属Pb污染土壤的修复潜力,主要研究结果和结论如下:1.在低浓度Pb胁迫下,凤仙花和万寿菊种子的萌发率随着处理浓度的升高而增大,但Pb浓度超过800mg/L以后萌发率逐渐下降,凤仙花的萌发率优于万寿菊。幼苗在Pb胁迫下,随着Pb处理浓度的升高,根冠比逐渐下降,根长变短,叶绿素含量降低。2.Pb污染条件下,在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低浓度设置范围内,Pb能够刺激凤仙花和万寿菊的生长,以凤仙花和万寿菊生物量减产10%为依据,通过试验可得到凤仙花和万寿菊对土壤中Pb的耐性临界值分别为1500 mg/kg和1000mg/kg。Pb胁迫在低浓度时使2种植物的生物量增加,高浓度时显著减少;2种植物叶绿素值随着Pb胁迫浓度的升高而逐渐降低;丙二醛含量随着Pb胁迫浓度的升高逐渐上升。在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低浓度设置范围内,三种抗氧化酶表现出同样的变化趋势,在低浓度Pb胁迫时,促进其含量的增加,在高浓度Pb胁迫时,其活性逐渐下降,下降的程度和持续时间与Pb胁迫程度有关,而Pb胁迫时间对CAT的活性没有明显影响。3.凤仙花和万寿菊植株根部含Pb量大于茎叶部含Pb量,且万寿菊Pb积累能力强于凤仙花。Pb在2种植物地上部和地下部积累量与土壤中对应重金属添加量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P<0.05)。4.营养元素N和K对凤仙花和万寿菊吸收Pb的影响结果表明,少量的N和K会促进2种植物叶片叶绿素值和干重的增加,促进植物对Pb的吸收,但随着N和K水平的增加,植物对Pb的吸收能力降低,只是K的抑制作用不如N的显著,但叶绿素值和干重一直在增加。
其他文献
本文从研究展示设计三要素、及其相互间的关系和展示信息传播的途径出发,从展示空间创意的角度探索了仿生设计方法在展示设计的应用规律。
目的:本课题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对慢性肾衰代偿期、失代偿期的中医证候进行观察、统计、分析,探讨不同原发病所致慢性肾衰的中医证候特点,从而揭示由不同原发病导致的慢性肾衰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and Use and Land Cover Change,LUCC)是当前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的前沿领域,开展典型区域的案例研究是认识全球变化的重要途径。利用土地利用情景模拟模型
用荧光猝灭法研究了BSA与NFLX及OFLX之间的相互作用.根据Frster的能量转移理论,确定了能量给体-受体间的距离.根据荧光猝灭光谱绘制了猝灭曲线,确定其猝灭过程是静态猝灭.用Lineweaver-Burk双倒数曲线测定了NFLX-BSA和OFLX-BSA络合物
本论文主要包括文献综述和临床研究两个部分。文献综述:目的分析近10余年冠心病中医证候分布特点,为临床辨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冠心病AND证”为关键词就1994-2008年在国
通风网络中任一分支风阻的变化都可能引起自身以及相关分支甚至网络中所有分支的流量变化,变化程度的度量指标为灵敏度。在对通风网络中分支灵敏度及其性质进行深入分析的基
人力资源是医院最宝贵的财富,是医院最关键、最具能动性的卫生资源之一,可以说,医院的竞争归根结底就是人力资源的竞争,人力资源是医院发展最关键的一个制约因素,它在一定程
为了解决边坡稳定性与地基沉降对建筑物的影响,根据工程地质条件、地基处理方案、桩位布置及其他相关资料,基于Midas/GTS软件建立了某人工地基沉降和稳定性分析的二维施工过
研究了频率对井下电磁波传输特性的影响,采用金属波导法分析了圆形、拱形及弯曲隧道中电磁波的传输特性并给出衰减率近似公式,得出主要结论:在圆形和拱形隧道中,频率越高,衰
随着我国畜牧业和饲料工业的发展,以及饲料资源的广泛开发利用,饲料的污染问题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饲料安全和卫生直接关系到饲喂动物的安全和人类的健康,如1998年的英国疯牛